岁暮客途远,奈此风雪何。
故人念行役,置酒相婆娑。
高筵无杂宾,欢饮啸且歌。
更长烛易短,乐极哀还多。
良会不可常,别后少经过。
望望天南端,山高水增波。
忽枉寄来篇,恍若闻云和。
人生行乐耳,此言当拜嘉。
【注释】
岁暮:岁暮,指年末。客途远:客途,指旅途。奈此风雪何:奈,奈何,哪里。此,这。风雪,指严寒的冬季和飞沙走石的暴风雪。
故人:朋友。念行役:想念你在路上的辛苦。置酒:摆上酒席。相婆娑:相互起舞。
高筵:指丰盛的宴席。无杂宾:没有多余的客人。欢饮啸且歌:欢快地饮酒唱歌。
更长:指深夜。烛易短:蜡烛燃得很快。乐极哀还多:欢乐到了极点,悲哀也随之而来。
良会:美好的聚会。不可常:不能经常保持。别后少经过:离别之后很少能见面。过,拜访。
天南端:天空的尽头。山高水增波:高山耸立,水波激荡,形容自然景色壮美。
忽枉寄来篇:忽然收到你的信或诗。枉:白白地,无端地。寄来篇:寄来诗歌作品。
云和:这里借指音乐。恍若有闻:好像听到了云和的音乐。
人生行乐耳:只是人生在世上为了寻欢作乐罢了。当拜嘉:应当向它致敬、感谢。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胡景明为题。诗人在《送王汉阳》中说:“人生无根枝,飘如水上萍。”可见他与友人同是天涯沦落人。“岁暮客途远,奈此风雪何”,首句写时令,次句写环境,写自己在外漂泊的孤寂处境,感叹岁月流逝,时光荏苒。接着写朋友的思念之情,置酒相邀,欢歌笑语,尽情畅饮。最后写别离时刻的依依惜别之情及对美好相聚时光的留恋。
“更”即夜更,第二联“高筵无杂宾,欢饮啸且歌”,写宴会盛况。第三联“烛易短,乐极哀还多”则从时间上加以渲染,表现了诗人对这种欢聚情景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心理——在欢乐之中也感到悲哀。最后两句“良会不可常,别后少经过”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见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
“望望天南端,山高水增波”写送别时的目送,既见出诗人对朋友的依恋,又见出诗人对友人前程的关切,同时,这一结尾也给全诗带来了一个回旋余地,使得全诗的意境更为深远,情感更为深沉。最后两句“忽枉寄来篇,恍若有闻云和”,“云和”代指乐曲,诗人在送别之际,突然收到朋友的信,信里夹带一篇新作的诗,仿佛听到了远方传来的乐曲声,诗人惊喜之余,不禁感慨万分。
全诗以送别胡景明为题。诗人在《送王汉阳》中说:“人生无根枝,飘如水上萍。”可见他与友人同是天涯沦落人。“岁暮客途远,奈此风雪何”,首句写时令,次句写环境,写自己在外漂泊的孤寂处境,感叹岁月流逝,时光荏苒。接着写朋友的思念之情,置酒相邀,欢歌笑语,尽情畅饮。最后写别离时刻的依依惜别之情及对美好相聚时光的留恋。
“更”即夜更,第二联“高筵无杂宾,欢饮啸且歌”,写宴会盛况。第三联“烛易短,乐极哀还多”则从时间上加以渲染,表现了诗人对这种欢聚情景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心理——在欢乐之中也感到悲哀。最后两句“良会不可常,别后少经过”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见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
“望望天南端,山高水增波”写送别时的目送,既见出诗人对朋友的依恋,又见出诗人对友人前程的关切,同时,这一结尾也给全诗带来了一个回旋余地,使得全诗的意境更为深远,情感更为深沉。最后两句“忽枉寄来篇,恍若有闻云和”,诗人在送别之际,突然收到朋友的信,信里夹带一篇新作的诗,仿佛听到了远方传来的乐曲声,诗人惊喜之余,不禁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