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入梅花渡,春移菡萏舟。
星辰随棹散,河汉抱尊流。
说法龙潜听,论诗蚁任浮。
济川公等在,吾道已沧洲。
【注释】
滕方伯:指滕茂功。
晚入梅花渡,春移菡萏舟。
星辰随棹散,河汉抱尊流。
说法龙潜听,论诗蚁任浮。
济川公等在,吾道已沧洲。
【注释】
滕方伯:指滕茂功。
诗句释义:用谢惕斋先生韵祝刘古唐寿六十一。鹿算龟龄天赐福,豹蔚鸾翔人所欲。赤松不解草玄经,跨鹤缠腰鲜其躅。紫阳磊落继前庚,五百年来公降生。凤凰在郊龙在野,山阜冈陵罔不增。麻姑王母皆夸诞,渤澥漂桑海为岸。一气浑沦转八纮,何者支兮何者干。亿万长留石室书,汉廷无数马相如。中元甲子今初起,月到天心水到渠。 译文:祝刘古唐六十一岁生日快乐。鹿算龟龄天赐福,豹蔚鸾翔人所欲。赤松不解草玄经,跨鹤缠腰鲜其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送牛将军之长乐》。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将军宝剑明秋霜,用之击贼贼走藏。 - “将军”指的是牛将军,“宝剑明秋霜”意味着牛将军手中的剑如同秋天的霜一样明亮锋利。 - “用之击贼贼走藏”说明牛将军手持的剑能够有效地打击敌人,让敌人无处可逃。 2. 红光紫气人莫御,匣中夜夜鸣风雨。 - “红光紫气”形容牛将军气势非凡,无人能挡。 -
代玉娥答 其一 飞泉直下几千寻,酒落云山紫翠深。 采得仙花羞妾面,汲将泉水比侬心。 注释: - 飞泉: 指瀑布或山间流淌的清泉。 - 直下: 直接向下流去。 - 几千寻: 形容水流非常长,有几千里那么长。 - 酒落云山: 形容水从高处坠落,如同美酒倾泻。 - 紫翠深: 形容山林色彩斑斓,绿意盎然。 - 采得: 从山上采摘到。 - 仙花: 美丽的花朵。 - 羞: 感到羞愧
诗句释义及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一位名叫洪将军的参将思州,表达了作者对洪将军的敬仰和不舍之情。全诗通过描绘洪将军英勇善战、文韬武略的形象,展现了其卓越不凡的军事才能和个人魅力。 1. 注释与译文: - 将军勇略:指洪将军具有杰出的勇气和谋略。 - 稚子能文君好武:形容将军既有文采(能文),又有武力(好武)。 - 几年血战靖妖氛:数年来在战斗中平定了妖魔。 - 四海芳声驰幕府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内容: 《王宪副招饮梅庵》 北风无云冻欲裂,野人僵卧山中雪。 使君清兴似南楼,尺书招饮梅庵月。 梅花香影落江濆,月华如昼酒初醺。 夜阑坐觉禅心长,孤磬泠泠竹院闻。 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北风无云冻欲裂,野人僵卧山中雪。 北方的风刮得没有云彩,天气寒冷到几乎要裂开,野人们冻得僵硬地躺在山上的雪中。 使君清兴似南楼,尺书招饮梅庵月。 郡守的兴致好像在南方的楼阁一样清新
郑太守,郑太守,郑太守,郑民所依。 去年忧水今忧饥,郑民困苦多艰辛。 守端溪三年憔悴人,郑民寒冷如雪裹絮。 饥肠辘辘盼丰年,郑民饥寒盼望丰收田。 郑太守,郑太守,郑民期盼你归朝,早日回归为民安。 注释: 1. 郑太守,郑太守,郑太守,郑民所依。这句话重复三次,强调了郑太守在民众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 去年忧水今忧饥,郑民困苦多艰辛。这句话表达了去年洪水灾害和今年饥荒给郑民带来的苦难和艰辛
独坐炉薰对雨霏,闲看川逝共云归。 主翁欲问惺还否,何处惺惺更问为。 注释:独自坐着,炉子里的薰香在对雨中弥漫,我静静地看着江水流逝和云彩一起归去。主人想要询问我的清醒是否依旧,我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同样清醒的人来询问。 赏析:这首诗是明朝叶春及所作《用韵答林中洲见问·其二》。全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独坐炉薰”象征着诗人独自面对生活的困境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全诗如下: 十四岁读书永福寺,友人伐鼓七声命诗索道士酒。 远公昔日东林寺,有酒曾呼靖节来。 今夜虎溪须尽醉,莫教明月照空杯。 注释: 1. 十四岁读书永福寺:指诗人十四岁时在永福寺读书。 2. 伐鼓七声命诗索道士酒:描述了一个场景,即诗人听到伐鼓的声音后,被邀请写诗并要求道士为他提供酒。 3. 远公昔日东林寺:指的是佛教高僧慧远,他曾在东林寺讲经。 4.
寒烟蔼蔼雨霏霏,草绿江南春未归。 满树桃花君莫问,道人今已学无为。 注释: 用韵答林中洲见问 其一 寒烟蔼蔼雨霏霏,草绿江南春未归。 满树桃花君莫问,道人今已学无为。 赏析: 此诗以问答的形式,表达出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首句“寒烟蔼蔼雨霏霏”,描绘了一幅雨雾朦胧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的氛围。接着,“草绿江南春未归”,表达了春天已经来临,但草色还未变绿的微妙感受
以下是对《赠别韦纯显赴泰和 其二》逐句的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原文: 潞渚帆开独滞留,燕山尘满黑貂裘。 愁来已就祢生赋,为我先投鹦鹉洲。 译文注释: - 潞渚:指的是潞州附近的湖泊或水边。 - 帆开:帆船启航。 - 独滞留:独自一人停留。 - 燕山:燕国的山,此处可能指燕京附近的山。 - 尘满:灰尘覆盖。 - 黑貂裘:黑色的貂皮大衣。 - 祢生赋:祢生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药洲景色。“初春滕方伯支学宪招饮药洲”是首句,交代了诗人去药洲的目的。“南国传经地,东风应律天”,这两句是对“药洲”的描写。“东风”指春风,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勃勃的气息;“应律”指与节令相合。“应律”,就是符合时节的意思。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正是传授知识的时候。 颔联“随莺过别院,振鹭愧琼筵”,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随着黄莺飞过别的院子,一群白鹭在湖上翩翩起舞
注释: 1. 萧散金门客:指诗人自己,他自比为萧散的金门客。 2. 徘徊玉女峰:诗人漫步于玉女峰之间,流连忘返。 3. 风光只自媚:这里的“风光”是指山间的自然景色,诗人只是欣赏它自身的美丽。 4. 云黛为谁容:这里的“云黛”是指山峰上的云雾,诗人在想,这些云雾是否是为了吸引人们来观赏才出现的呢? 5. 蔓草罗裙妒:形容草丛像美丽的裙子一样,让花儿感到嫉妒。 6. 寒花绣幕重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赵太史黎秘书庞太守湛别驾周明府祁孝廉过访石洞 傲世吾何敢,高情客故来。 鸟迎云盖入,花近野筵开。 种秫常供酒,攀萝并上台。 惟应渔父笑,桃向水边栽。 注释: 1. 赵太史、黎秘书:指的是诗人的朋友赵太史和黎秘书。 2. 庞太守:指诗人的朋友庞太守。 3. 湛别驾:指诗人的朋友湛别驾。 4. 周明府:指诗人的朋友周明府。 5. 祁孝廉:指诗人的朋友祁孝廉。 6. 过访石洞
诗解: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诗中描述了滕方学士宪邀请作者到白莲池畔的九曜石饮酒,并表达了对贤能者的赞美之情。 译文:初春时节,滕方伯和支学宪邀请诗人在药洲饮宴。这里的南汉离宫原本有池,后更名为白莲池。他们留客在平原饮酒,称赞两位大夫贤明。诗人致身于高远的仕途,倾盖相交的历史名人如古往今来者都不复存在。冀北地区曾空出良马供贤才使用,关西地区则有幸招得旧时儒士
注释: 1. 滕方伯:即滕茂,明代名将。支学宪:指支道隆,当时人称他为“支先生”。 2. 药洲:地名,位于今浙江温州。 3. 九曜石:指古代传说中能辟邪的石头。 4. 苍池:即“青池”,指白莲池。 5. 霸气:指汉高祖刘邦的威风。 6. 文轺(yá):文车,古时官员出行乘坐的一种车辆。五岭:指广东、江西、湖南、广西和福建等地的山脉。 7. 市槐:指温州市区的槐树。 8. 坛杏:指温州市区的杏树。
【解析】 本诗作于诗人任广东参议时。诗中描写了药洲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全诗以“药洲”为题,写药洲之景,也暗寓了作者的政治理想。首联写景,点明药洲之位置及环境;颔联写药洲之险峻;颈联写药洲之秀丽;尾联写药洲之幽美。 【答案】 (1)初春:春天刚刚来临。滕方伯:指张九龄,字子寿,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曾担任过中书令、中书侍郎等职。支学宪:指崔元翰。崔元翰曾任国子祭酒,故称支学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