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蒿欺仲蔚,三径共人长。
驷结风云入,旌悬日月光。
玄经瓿可覆,白眼世相妨。
亦是同声地,无嫌漉酒尝。
滕公学宪郭公枉过草堂蓬蒿欺仲蔚,三径共人长。
驷结风云入,旌悬日月光。
玄经瓿可覆,白眼世相妨。
亦是同声地,无嫌漉酒尝。
注释:
中丞滕公:指滕王李元婴的封地在滕县,滕县隶属于洪州府。滕王阁是洪州城的重要建筑之一。滕州为唐高祖李渊曾祖父李虎之孙李神通所建,因避唐太祖李渊讳改称滕。滕王李元婴,唐玄宗时封为滕王。
仲蔚:指晋代文学家、书法家王珣(字仲蔚)的字,王氏家族世代为南郡太守,其家族墓地位于今湖南湘阴县东边。
三径:指陶渊明隐居田园时的住宅。三径,取自《论语》“吾党有三士,直道事人,焉往而不三?”中的“三径就荒”意。
匡庐山:庐山别名,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境内。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此处泛指南岳衡山。
玄经瓿可覆:指道家经典《老子》可置于瓶中,以喻其不可言传。
白眼:这里指看轻或看不起某人的意思。
俗眼:世俗之人的眼睛,指世俗之人。
地:指诗人与滕公的交往。
无嫌:没有嫌疑。
译文:
滕王学宪郭公枉驾拜访了我草堂
蓬蒿欺侮了仲蔚,三径之中只有我和人长久相伴。
车轮结伴风云入,旗杆高悬日月辉映。
道家经典可以置于瓶中,世俗之人看轻或看不起某人。
同样是志同道合的人,不要嫌弃我拿酒杯来劝酒品尝。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首联先写自己居处清幽,有隐逸之志;颔联写自己居处虽清,然门庭冷落,无人问津;颈联写自己对世俗之人看轻或看不起某人的不屑;尾联则点出此次来访的原因和原因,即滕王屈驾拜访了自己草堂。全诗语言平实,风格朴素,却流露出一种傲岸不群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