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谐宿好,君况是同心。
倚剑昆仑近,搴帷渤澥深。
风巢孤鹤唳,云壑一龙吟。
夜半商歌意,伊谁解识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访江惟诚华林寺并赠同学诸子

  • 访问江惟诚,拜访华林寺(即现在的华岩寺),并赠送给同窗好友们。
  • 江惟诚可能是指李白的朋友或知己。

山林谐宿好,君况是同心。

  • 与山林中的朋友相处得非常愉快,你也是与我志同道合之人。
  • “谐”意为和谐、融洽,“宿好”指长期交往的友谊。
  • “君”指对方,“况”表示程度,“是”表强调,“同心”指心意相投。

倚剑昆仑近,搴帷渤澥深。

  • 手执宝剑靠在昆仑山近旁,揭开帷幕走进渤海之深。
  • “昆仑”指昆仑山,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位于新疆西部。
  • “渤海”指渤海,中国四大海域之一,位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
  • 这里用“倚剑”和“搴帷”来形容李白的豪迈气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风巢孤鹤唳,云壑一龙吟。

  • 风声如同鸟儿在风巢中鸣叫,山谷深处传来一声龙吟。
  • “风巢”比喻大自然中的鸟巢,“孤鹤唳”形容鸟儿在孤独的环境中发出的叫声。
  • “云壑”指深邃的山谷,“龙吟”则是龙在山谷中发出的声响。
  • 这里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感。

夜半商歌意,伊谁解识音。

  • 深夜时分,商朝的歌曲响起,又有谁能理解其中的音乐韵味呢?
  • “夜半”指的是深夜,“商歌”指的是商朝的歌曲,“意”指意义,“解识音”表示能否理解和欣赏其中的韵味。
  • 这里的“伊谁”是一个疑问词,用来询问是谁能够理解音乐的魅力。
  •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音乐意象来抒发诗人对友情和艺术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