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千山里,朋游四月中。
出门萝石近,旭日柳烟空。
蒲荇沿溪转,桑麻逐径通。
不须解簪组,吾已鹿门公。
本诗是明代诗人叶春及的《官舍·官舍千山里》,通过描述诗人对官舍生活的描绘和内心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世俗的闲适生活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 诗句解读:
- 官舍千山里:描述了官舍位于深深的山中,充满了静谧与神秘。
- 朋游四月中: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四月与朋友一同出游的情景。
- 出门萝石近:描绘了诗人走出官舍,靠近带有蔓草的石头。
- 旭日柳烟空:形容清晨阳光照耀下的柳树和烟雾缭绕的景象。
- 蒲荇沿溪转:描述了沿着溪流生长的蒲草和荇菜。
- 桑麻逐径通:表明了田野间桑树和麻的生长情况,道路通畅。
- 不须解簪组:诗人不需要整理衣冠,表现出一种自在的生活态度。
- 吾已鹿门公:诗人自喻为隐逸的鹿门公,表示自己已经达到了隐逸的境界。
译文:
官舍深深藏在青山之中,我和朋友一起在这美好的四月时光中出游。当我走出官舍,靠近那些长着蔓草的石头,迎接我的是初升的太阳和轻飘的柳絮。沿着溪流,蒲草和荇菜随风而动,田野中的桑树和麻田也一片繁茂。我无需解开我的发髻和衣带,我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如“旭日”和“柳烟”,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出门”前后的不同景象,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方式的理解和体验。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反映了古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解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