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怪今朝雨,翻怜十日晴。
闽山迟去马,岭树候归旌。
愁失张平子,狂多阮步兵。
所欣谢轩冕,云峤得横行。

官舍(其一)

却怪今朝雨,翻怜十日晴。

闽山迟去马,岭树候归旌。

愁失张平子,狂多阮步兵。

所欣谢轩冕,云峤得横行。

注释:

官舍:即官署。却怪:反怪。却,反而。

却怪:却怪。今日早晨下了一场雨,反觉可怜。

翻怜:反而喜欢。

闽山:指福建的山。

迟去马:慢行的马。

岭树:高山上的树木。

候归旌:等待归来的旗帜。

愁失:因忧愁而失去。

张平子:指汉代张衡。《后汉书·张衡传》:“作《二京赋》、‘东京赋’。”

阮步兵:指晋代阮籍。《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遂号‘阮嗣宗’。”

所欣:所喜欢的是。

谢轩冕:辞官退隐。

云峤:指仙境。

赏析:

诗的首联“却怪今朝雨,翻怜十日晴”与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的“彩霞散开,天空湛蓝”相类同。诗人对雨天和晴天都感到喜爱,说明他内心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但现实却让他难以如愿。

颔联“闽山迟去马,岭树候归旌”,以闽山、岭树为背景,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然而,诗人的内心却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希望像张平子一样辞官退隐,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摆脱现实的约束。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又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颈联“愁失张平子,狂多阮步兵”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张平子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张衡,他曾在《二京赋》等作品中描绘了京都洛阳的繁华景象。阮步兵则是晋代阮籍的别号,他曾在《晋书》中自述道:“余少好学,家贫,老无所成,尝负笈千里,自京师还广陵,饥冻穷厄,至于手足胼胝,面目黧黑。”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

尾联“所欣谢轩冕,云峤得横行”,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自由的愿望。谢轩冕即辞去官职,云峤得横行则意味着在仙境中得到自由。这一联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压迫和束缚。

全诗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以及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压迫和束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