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茅堂背郭开,古墩芳树逐行来。
窗含白雪诗千首,门绕清溪酒一杯。
岁莫五峰供伏枕,天长孤剑伴登台。
梦馀康乐今何在,草满池塘首重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华墩清隐卷为罗氏题》。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读:
华墩清隐卷为罗氏题: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华墩这个地方的向往和喜爱,同时也提到了为罗氏题写卷轴的情景。华墩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自然景观,而这里的“清隐”则可能指的是一个隐居的地方。
爱尔茅堂背郭开:这两句描绘了爱尔茅堂(一种建筑形式)位于村庄的边缘,背对着村落的景色。”爱尔茅”可能是对某个地点或人物的称呼,这里可能是为了突出其独特的位置与环境。
古墩芳树逐行来:这里的“古墩”可能指的是历史悠久的土墩,而“芳树”则是指周围的树木。”逐行来”可能意味着这些树木随着时间的流逝,依然生机勃勃,不断地生长。
窗含白雪诗千首:窗户中映照出雪景,让人联想到诗歌的意境。这里的“窗含”可能意味着窗外的景象,而“白雪”则可能象征着纯洁或美丽。”诗千首”则表明作者在这里创作了无数首诗歌。
门绕清溪酒一杯: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门前流淌着清澈的小溪,旁边有一个人举杯畅饮。这里的“清溪”可能指的是一条小溪,而“门绕”可能意味着溪流环绕着门口。”酒一杯”则可能表示作者在享受这份宁静的同时,也在品味生活的滋味。
岁莫五峰供伏枕:这句话描述了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冬季,五座山峰成为了作者休息的地方。这里的“岁莫”可能指的是一年的末尾,而“五峰”则可能是指五个高峰或山峰。”供伏枕”则可能意味着在这里可以静静地躺下休息。
天长孤剑伴登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独自攀登高处的愿望,希望有一把孤独的剑与他相伴。这里的“天长”可能指的是时间漫长,而“孤剑伴登台”则可能意味着作者渴望有人陪伴他一起攀登高处,共赏美景。
梦馀康乐今何在,草满池塘首重回: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现在却再也找不到那种快乐的感觉了,只看到一片草地和池塘。这里的“梦馀”可能指的是梦境结束后的感觉,而“康乐”则可能指的是过去的快乐时光。”今何在”则可能表示现在的自己再也找不回那种快乐的感觉了。”草满池塘首重回”则可能意味着这片草地和池塘曾经是作者过去快乐时光的一部分,但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这首诗通过描绘华墩、爱尔茅堂、五峰等自然景观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对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描述,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