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乘黄鹤鹤不来,黄鹤仙人安在哉。
雪飞楼阁客肠断,岁莫江湖老鬓催。
蜗角误我葛洪洞,骏骨欺人郭隗台。
泽上那能歌独醒,为君一饮三百杯。

《除夕前二日武昌孙大守李别驾韩司刑置酒黄鹤楼席上口占》赏析

叶春及,明代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后迁惠安知县,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历史的感悟为主,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与美感。

在《除夕前二日武昌孙大守李别驾韩司刑置酒黄鹤楼席上口占》这首诗中,首句“欲乘黄鹤鹤不来”,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传说的向往。黄鹤楼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旅游胜地,常有仙人乘黄鹤而去的传说,这里诗人以此开篇,既营造了一种神秘氛围,也引出了下文对现实与理想的反思。

接下来诗句“雪飞楼阁客肠断。”中的“雪飞”与“客肠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雪纷飞的景象让人联想到内心的孤寂与无助,而“岁莫江湖老鬓催”,则揭示了岁月流逝带来的无奈感。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忧愁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中还用到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例如,“蜗角误我葛洪洞”,“蜗角”指的是微小的事物,用以形容世间的名利与得失。“葛洪洞”则是指道教高人葛洪的洞府,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名利的迷茫和困惑。而“骏骨欺人郭隗台”,中的“骏骨”指杰出人才,暗示着才华被埋没,而“郭隗台”则是传说中的贤才聚集之所,诗人以此表达对贤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赏识的批评。

诗的最后两句“泽上那能歌独醒,为君一饮三百杯”则展现了诗人豪情壮志的一面,他不愿意沉溺于世俗,宁愿独自清醒,也要在友情或恩师面前尽展自己的慷慨。这两句话既是对友人的劝勉,也是对自己性格的一种写照。

《除夕前二日武昌孙大守李别驾韩司刑置酒黄鹤楼席上口占》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交织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诗人展现了他对人生、历史和现实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友情和理想的不懈追求。此诗不仅是对古人风雅情怀的追忆,更是对现代人在忙碌生活中仍需保持一份清醒和执着的思考和鼓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