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高盘海上浮,登临凉气满浯州。
乘槎漫忆三秋客,濯足遥从万里流。
地拆南溟稀过雁,天回绝壁倚牵牛。
潮声夜落云霞净,缥缈犹疑到十洲。
【注释】
大武:指大武山。盘海:环绕在海上。三秋:一年中的秋天。乘槎:乘木筏。濯足:濯足于水中以避寒气。过雁:飞过的大雁。天回绝壁倚牵牛:天边的云彩像挂在绝壁上的牵牛星一样。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登临大武山时,触景生情而写。
首联“大武高盘海上浮,登临凉气满浯州”,点出诗人所居之地和登山所见之景。高盘海上浮,形容大武山高耸入云,巍峨屹立在茫茫大海中,与天空连成一片。登临凉气满浯州,意谓登临大武山巅,凉风阵阵,使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清凉宜人的浯州(今广西桂林)之中。
颔联“乘槎漫忆三秋客,濯足遥从万里流”,则转而抒情。乘槎:传说中一种能漂浮水面、载人渡海的木筏。这里比喻乘船泛舟。三秋客:即三年一闰,古人以闰月计算年份,每三年有一个闰月。这里的“三秋”借指三年。濯足:洗脚的意思。遥从万里流:远行万里。遥,远的意思。流,漂游的意思。
颈联“地拆南溟稀过雁,天回绝壁倚牵牛”,进一步展开想象,描绘登临所见之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联想。地拆南溟稀过雁:意谓大地被大武山分割,就像南溟被大武山分割一般稀少;南溟,指南方的大海。稀,少的意思。过雁:飞过的鸿雁。这两句写大武山高耸入云,犹如一座巨大的屏障,隔断了南方的大海,使得南溟稀得像是一只飞过的大雁那样稀少。天回绝壁倚牵牛:意谓天空仿佛被大武山的绝壁挡住似的,使天边的牵牛星也显得暗淡无光。绝壁,陡峭的山崖。牵牛,即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这两句写大武山高耸入云,宛如一道巨大的屏障,阻挡了天空中那明亮的牵牛星,使之黯然失色。
尾联“潮声夜落云霞净,缥缈犹疑到十洲。”则是对前两联的描写进行了收束。潮声夜落云霞净:意谓夜晚的潮声如同落在地上的云霞一样清澈明亮,让人心旷神怡。缥缈犹疑到十洲:“犹疑”即“依稀”的意思。这两句写登上大武山顶后所看到的景色,令人恍惚之间好像看到了仙境般美丽的地方——蓬莱仙岛。其中,“十洲”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这首诗通过对大武山雄伟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壮怀激烈、欲上青天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全诗意境雄奇,气势磅礴,语言优美,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