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北多僧寺,生公院最幽。
地高平受月,林密静宜秋。
梵语中天应,钟声下界浮。
文园多病客,回首欲淹留。
《寄北觉隆上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水北多僧寺,生公院最幽。
注释:水北有很多僧人所居住的寺庙,其中最为幽静的是被称为“生公院”的寺庙。地高平受月,林密静宜秋。
注释:这里的地势较高,可以平视月亮;树林茂密,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适合秋天。梵语中天应,钟声下界浮。
注释:寺庙里传出的声音如同天上的梵语一样庄严,而钟声则飘荡在地面上,仿佛从下面浮动。文园多病客,回首欲淹留。
注释:这里提到的“文园多病客”指的是文人墨客常常在这里疗养身体,因为他们多病。作者回头看着这片地方,想要留下。
赏析:
《寄北觉隆上人》是王维晚年隐居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诗中的“水北多僧寺,生公院最幽”描绘了山寺的宁静与美丽,而“梵语中天应,钟声下界浮”则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氛围。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自然与佛性的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