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荧荧隔秋水,秋入城头漏声里。
窗间梧桐风瑟瑟,青鸟南飞月华白。
朱弦一拨意已传,梦绕博山双紫烟。
藕丝易脱云易散,十二碧峰秋雨前。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双星荧荧隔秋水,秋入城头漏声里。
- 【双星】:指明亮的星星,此处可能指的是月亮与星星,或指一对恋人(古代诗词中常有此意象)。
- 【荧荧】:星光微弱的样子。
- 【秋水】:秋天的河水,常用以形容秋天的景象。
- 【秋入城头】:秋天的气息融入了城市的上空。
- 【漏声】:传统建筑的一种结构,用于调节室内外空气流通,声音通过孔洞滴答作响。
-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星星和月光透过窗户映入屋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 窗间梧桐风瑟瑟,青鸟南飞月华白。
- 【窗间梧桐】:在窗户边生长的梧桐树。
- 【风瑟瑟】:形容风声轻柔而急促,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青鸟】:通常指神话中的神鸟,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希望或者消息。
- 【月华白】:白色的月光如水一般柔和,给人以宁静之感。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以及心中的期待。
- 朱弦一拨意已传,梦绕博山双紫烟。
- 【朱弦】:红色丝弦。
- 【一拨】:轻轻拨动乐器的动作。
- 【意已传】:音乐已经传达了某种情感或信息。
- 【博山】:地名,也可能是一个比喻或象征,表示深远或神秘的地方。
- 【双紫烟】:形容梦境中的景象,紫色烟雾弥漫。
- 这首诗描绘了音乐与梦境的结合,暗示着情感的传递和心灵的交流。
- 藕丝易脱云易散,十二碧峰秋雨前。
- 【藕丝】:比喻脆弱或纤细的事物,如感情、梦想等。
- 【云易散】:云彩易于消散,比喻事物无常。
- 【十二碧峰】:形容山峰众多,颜色为绿色。
- 【秋雨前】:秋雨来临之前,天气渐凉。
- 整句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两句以星辰和秋天的景色开篇,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则转入更为具体的情感体验,如“窗间梧桐”和“青鸟”,都富含深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体主题的深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无常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且情感丰富。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