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壁多风雨,萧萧坐觉寒。
野僧供茗碗,驿子具盘餐。
地僻人烟迥,年饥邑里残。
荒村防夜警,孤剑拂檐看。
【注释】
宿华容寺次壁间丁元甫韵:在华容寺住下,写下这首诗。
四壁多风雨,萧萧坐觉寒:四面的墙壁上常是风雨交加,坐在里面就感到阵阵寒意。
野僧供茗碗,驿子具盘餐:山里的僧人供应茶水和一碗饭。
地僻人烟迥,年饥邑里残:因为地处偏僻,人迹罕至,所以这里显得十分荒凉。
荒村防夜警,孤剑拂檐看:一个荒凉的小村庄,夜晚有防备小偷的警报传来,这时可以看见一个人独自持剑站在屋檐上警戒。
【赏析】
《宿华容寺次壁间丁元甫韵》,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诗。全诗描写了作者在华容寺住宿时,看到四周环境凄凉,又听到夜晚有人放哨,内心孤独的感受。
首联“四壁多风雨,萧萧坐觉寒”,写寺院四周经常刮风下雨,坐在里面就会觉得阵阵寒意袭来,表现了作者对环境的不适应。
颔联“野僧供茗碗,驿子具盘餐”,写山里的僧人为来客准备茶水和饭菜,表现出他们的热情款待。
颈联“地僻人烟迥,年饥邑里残”,写这里的地理位置偏僻,人烟稀少,再加上年成不好,所以整个村落都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
尾联“荒村防夜警,孤剑拂檐看”中“孤剑”,指的是诗人自己,意思是说,诗人在这样一个荒凉的村庄中,只能独自持剑站在屋檐上警戒,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华容寺住宿期间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孤独寂寞之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的描述,以及通过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