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阴霾伏,天晴野色开。
地偏无俗客,山远有遗材。
蜀魄催春苦,奔泉激石哀。
悠悠付题咏,只恐□诗才。

【注释】阴霾:阴暗的云,喻指政治黑暗。天晴野色开:晴天,原野的景色也显得开阔。遗材:指遗留下来的材料,这里指被遗弃的人才。蜀魄:指蜀地的魂魄,这里泛指蜀地的百姓。奔泉激石哀:泉水冲刷着石头的声音很悲哀。悠悠:漫长。付题咏:交付给题目和诗文去吟咏,即吟咏之意。“只恐□诗才”,意谓自己担心自己没有诗才。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春天,是作者为友人王炼写在驿舍中写的一首即景抒怀之作,反映了诗人对国事的关注。

首联描写了天气变化后的景象。日出时阴霾笼罩,天空阴沉;但到了傍晚天晴之后,原野上万紫千红的美景又展现在眼前。

颔联点明自己的所见所感:“地偏无俗客,山远有遗材。”诗人在偏远的地方,看不到那些追求名利的庸俗之辈;而在山高林密之处,却常常可以发现一些未被世俗污染的高洁之士。

颈联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蜀魄催春苦,奔泉激石哀。”这两句是说,蜀地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苦苦盼望春天的到来,而大自然也为他们发出了哀鸣。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看法:“悠悠付题咏,只恐□诗才。”他担心自己没有诗才,无法把这份忧国忧民的情感通过诗歌来表达出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