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容易合并难,岂料桐江半夕欢。
王事朝昏空鞅掌,宦涂荆棘转辛酸。
潮回七里滩流急,霜落□山石发寒。
寄语故人莫怀抱,庙堂今日重郎官。

【注释】

桐庐:今属浙江省。王事:帝王的事务。鞅掌:形容繁忙,忙得不得开交。宦涂:仕宦之路。庙堂:指朝廷。郎官:官职名。

【译文】

别离容易团聚难啊!谁能想到在这桐江边,只欢乐了半日。

为官之事朝与晚,总是忙碌不停息,仕途艰险转辛酸。

潮水回流七里滩,水流湍急势更猛,霜降时寒山石发白如银。

寄语朋友莫忧伤,今日皇上重用你,提拔你到庙堂当大官。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作者因被贬谪而写。这首诗前八句描写了诗人在桐庐任职时的生活,后六句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心情。

首联“别离容易合并难”,是说分别易,团圆难,这是对人生哲理的概括;“岂料桐江”三句则是对这一哲理的具体化,诗人在桐庐任上,虽然与妻子分别,但在短暂的欢娱中,很快便结束了。这种欢乐是短暂的、虚幻的,它并不能改变分离的命运。诗人在这里以桐江为喻,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颔联“王事朝昏空鞅掌,宦涂荆棘转辛酸”,意思是说,为官从政,早晚忙碌,前途艰难曲折。这两句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自己遭遇的反映。诗人在长安为官,由于直言进谏,得罪权贵,被迫离开官场。后来虽又重新得到重用,但已是贬谪之身。

颈联“潮回七里滩流急,霜落□山石发寒。”描绘了诗人在桐庐的景色,以及自己的感受。这里,诗人用“急”、“发寒”等词语,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诗人还通过这些景物,暗示了自己处境的艰难。

尾联“寄语故人莫怀抱,庙堂今日重郎官”,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用“庙堂今日重郎官”来表达自己被贬后的心情,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希望。这里的“庙堂”,既是指朝廷,也是对自己才华不被重视的比喻。诗人希望皇帝能够重用自己,从而改变自己被贬的命运。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含蓄。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心志。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