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门深处有柴扃,不是刘郎旧所经。
一榻清风庭草绿,百年高隐竹书馨。
英雄不博诗千首,世事何如酒半醒。
此日低头拜东野,从今人仰少微星。
鹿门深处有柴扃,不是刘郎旧所经。
一榻清风庭草绿,百年高隐竹书馨。
英雄不博诗千首,世事何如酒半醒。
此日低头拜东野,从今人仰少微星。
注释:鹿门山在湖北黄岗县东南面,山上有鹿门寺,晋代文学家陶渊明曾在这里隐居,后人因此称他为“靖节先生”,他的诗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柴扃是门上的横木或横条,用以扣住门闩的,这里指柴扉。刘郎是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的字。庭草绿是指庭院中长满了青草(庭草)。高隐即隐居。少微星,即太白(金星)星,古代以二十八宿与天上星宿对应,称为列宿。这里指诗人自己。
次叶浩然韵四首
鹿门深处有柴扃,不是刘郎旧所经。
一榻清风庭草绿,百年高隐竹书馨。
英雄不博诗千首,世事何如酒半醒。
此日低头拜东野,从今人仰少微星。
赏析:这是一首题壁诗。据《宋诗纪事》卷三十三引《图绘宝鉴》记载:唐末诗人韦庄在鹿门山隐居,常写诗于壁上,其时有人题名,韦庄便用原韵和之,成为绝唱。《次叶浩然韵四首》即是其中之一。
首二句说,诗人在鹿门山隐居时写的诗篇,并非出于刘郎之手,而是自己的手笔。刘郎即刘备。刘备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曾经到过襄阳,并在此停留过一段时间。而韦庄则在公元907年才来到鹿门山隐居。所以这里的“刘郎”当系作者自比。
三四两句是对前两句的解释。说自己虽然隐居了一辈子,但并没有写出多少诗篇。因为诗人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并不应该追求做诗千首这样的虚名。至于世间的事情,像酒一样,喝到一半就醒过来,也不值得留恋。
五六两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志趣。诗人说,今天我低头向东野先生请教学问,今后也要仰慕那些如北斗七星一样的贤士。东野先生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韩愈,他提倡古文运动,反对骈文,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人们尊称为“文章巨公”。韩愈还曾写过《送李愿归盘谷序》,其中提到“吾闻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地万物皆生聪明才智,而圣人者,亦其出也。”这两句话就是韩愈所说的“少微星”。李白也曾说过:“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赠汪伦》)。这两句话也是韩愈所说的“少微星”。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寓意丰富,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潜心学问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韦庄的一首题壁诗。据《唐才子传》卷十载,韦庄曾于公元907年到鹿门山隐居,写了一首题为《题鹿门居处壁》的诗,其内容如下:“鹿门深处掩柴荆,尘世那堪更避秦。一榻清虚庭户闭,千年高逸竹松邻。雄风已作河阳守,壮志犹存渭北臣。今日暂为东野客,明朝却作茂陵人。”韦庄在鹿门山隐居的时间很短,只有一年多一点时间。但这一年多时间里,韦庄创作了大量诗歌,现存的就有130多首。由于韦庄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因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流传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