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盘山径转霏微,湿翠霜红净晚晖。
万古东南天竺盛,十年尘土赏心违。
鸳鸯殿后空题句,南北峰头且振衣。
此景欲吟吟未了,落霞孤鹜又齐飞。

【注释】

次左:诗人自号,取意“次第左旋,如左行曲尺”。时翊:指作者。天竺:即天目山,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境内。霏微:云雾缭绕的样子。湿翠霜红:形容树木的颜色。万古:极言久远。东南:指南面。天竺盛:即天目山的美景,指天目山。十年尘土:指作者被排挤、受打击已十年。赏心违:心情不愉快。鸳鸯殿后:即“鸳鸯殿”之后,指天目山的某个景点。题句:指题写的诗句。南北峰头:指天目山的两个山峰。振衣:整理衣服,表示要登山。此景欲吟吟未了:指对景色想吟诵却没吟完。落霞孤鹜:指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空中飘浮着的彩霞。孤鹜:野鸭。又齐飞:又一起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写诗人游览天目山的感受和体验。诗的前四句写山色之美,第五句写诗人被贬谪之苦,第六句写登高赏景,第七句写鸟鸣山空,结末两句写日暮归期。

首联写山色之美,以“转霏微”三字总括山间雾气变幻,为下文作铺垫:“湿翠”二句写山色之美,绿树掩映,红叶满地,一派清丽之色;“万古”、“十年”二字,写出了诗人的感慨与愤懑之情。颈联写诗人登高赏景,“题句”二字表现了诗人的才情与豪迈情怀。尾联写诗人日暮归期,“落霞孤鹜”一句,既写出了天边的美景,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与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