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台上将君命,铁柱宫中驻使幢。
亭上未瞻□孺子,祠前先拜许旌阳。
鸣钟聚食黄冠百,绕树将雏白鹤双。
此地从来最幽僻,洞房三借亦何妨。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张九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黄金台上将君命,铁柱宫中驻使幢。
注释:这里的“黄金台”和“铁柱宫”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地名,分别位于今天中国的河北省邯郸市与山西省运城市。黄金台相传是周代的贤臣姜子牙的封邑所在地,而铁柱宫则是一个历史遗迹。这里可能暗指作者被朝廷召见,受命处理国事,同时也可能表达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
第二句:亭上未瞻□孺子,祠前先拜许旌阳。
注释:“□”可能是对“孺子”一词的错别字,意为年轻有为的人。这里描述了一个场景,诗人站在亭台上,还未看到年轻的有为之人,但在祠庙前就已经拜见了著名的仙人许逊。许逊是道教中的神祇,被尊称为“旌阳真人”,他在民间信仰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于神仙传说的向往和对人间英雄的敬仰。
第三句:鸣钟聚食黄冠百,绕树将雏白鹤双。
注释:黄冠在这里指的是道士,黄冠百可能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上百位道士。鸣钟聚食描绘了道士们集合在一起,共同进行祭祀活动的情景。绕树将雏白鹤双则描绘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白鹤在树木间飞翔,象征着吉祥和平。这句诗通过描绘宗教活动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第四句:此地从来最幽僻,洞房三借亦何妨。
注释:这里指的是某个地方历来都很幽静偏僻,以至于连帝王也愿意多次借用这个地方作为自己的住所。这里的“洞房三借”形象地说明了这个地方的美丽和神秘。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黄金台与铁柱宫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历史传说和神话色彩的世界。通过描绘宗教活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传说的向往和对人间英雄的敬仰。最后一句则通过对一个地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