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频年作远游,故山谁伴菊松幽。
孤云无意还栖石,二水多情亦合流。
士雅誓江曾击楫,庾公爱月每登楼。
古人已远休惆怅,啸向斜阳天际头。

诗句

  • 郁孤台次诸公韵:这是一首描绘郁孤台景色的诗。
  • 宦海频年作远游:宦海指的是官场,频繁地在官场中旅行。
  • 故山谁伴菊松幽:故山是指故乡或者旧居,菊松是常见的植物,这里用来象征自然和宁静。
  • 孤云无意还栖石:孤云指孤独的云彩,意指云彩无心留恋岩石,自由自在。
  • 二水多情亦合流:两条河流,虽然各有特色,但最终会合流。这象征着不同事物或个体之间的和谐共处。
  • 士雅誓江曾击楫:士雅是指有才学的人,誓江指的是发誓要渡过江水,这里比喻决心或意志。
  • 庾公爱月每登楼:庾公是指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庾信,他常登上高楼观赏月亮。
  • 古人已远休惆怅:古人已经远去,不必再感到遗憾或伤感。
  • 啸向斜阳天际头:在夕阳西下的天际发出长啸。

译文

宦海多年漂泊无定,故园菊花松柏更显得幽静。
孤云无意栖息于岩石,两条溪流虽各具特色却终归汇合。
有才学之士誓要渡过江水,历尽千难万险不改初心。
庾公喜爱月光常登高楼眺望,古人已逝无需再感伤。
长啸一声,向着斜阳消失在天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郁孤台的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的情感变化,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独、奋斗、感慨和释然。宦海多年的漂泊象征着人生的艰辛和无常,故土的宁静则代表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孤云和二水的意象分别代表了人的自由精神和对和谐的追求。士雅和庾公的形象则展示了人的坚持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后,斜阳和天边的长啸象征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情感,是对人生旅途的一种深刻反思和总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