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南北看参商,今夕向缘会草堂。
自笑家贫无旨酒,我怜宦薄但空囊。
呼童刻烛催新句,见子抠衣问旧章。
一榜故人今有几,情如骨肉莫相忘。
与大参刘文纲秋夜草堂联句三首
十年南北看参商,今夕向缘会草堂。
自笑家贫无旨酒,我怜宦薄但空囊。
呼童刻烛催新句,见子抠衣问旧章。
一榜故人今有几,情如骨肉莫相忘。
诗句注释
- “十年南北看参商”:形容时间流逝迅速,如同太阳的升落和季节的转换。
- “自笑家贫无旨酒”:表示对贫穷生活的无奈和自嘲,“旨酒”指的是美味佳酿,象征着生活的品质和享受。
- “我怜宦薄但空囊”:表达了对于官职低微、俸禄不足的遗憾和无奈,“空囊”指没有积蓄的状态。
- “呼童刻烛催新句”:形容在夜晚抓紧时间创作诗歌的场景,“刻烛”即点燃蜡烛,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性和创作的努力。
- “见子抠衣问旧章”:描述见到友人时的情景,“抠衣”是古代读书人的装束,这里用来比喻学者的风范和礼节。
- “一榜故人今有几”:感叹昔日同榜进士如今已所剩无几,“一榜”通常指科举考试中录取的进士名单,“故人”是指老朋友或过去的同学。
- “情如骨肉莫相忘”: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期望,“骨肉”比喻亲如兄弟的朋友,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厚和不可替代性。
译文
十年前我们曾一同经历官场的起伏,现在又在这草堂相聚。
看到你们家境贫寒,我不禁暗自嘲笑自己家中也缺乏美酒佳酿;而我自身因官职卑微而囊中羞涩,只能空怀理想。
让我们点燃蜡烛熬夜撰写诗句,互相询问往昔的篇章;尽管今日的榜单上只剩下几人,但我们的情感比亲如骨肉还要坚固,切莫遗忘彼此间的情谊。
作品赏析
《与大参刘文纲秋夜草堂联句三首》是明朝诗人江源的作品。通过这组诗,作者表达了对友人重逢的喜悦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其中,第一首以宏大的视野描绘了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场景,第二首则通过对比自己的贫困与朋友的富裕,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同情和自我安慰。第三首则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评析
江源的诗作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受到了后人的喜爱和赞誉。他的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政治态度,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江源的思想情感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写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江源任江西按察佥事期间,与刘文纲在大参刘文纲的草堂中相聚。当时正值秋天,两人在月下饮酒吟诗,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聚会记录,更是两位文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一次心灵交流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