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未已复悲秋,暗觉年光似水流。
枫叶荻花秋瑟上,水纹珍簟思悠悠。
愁将玉笛传遗恨,抛掷金梭织旧愁。
倚树寻思倍惆怅,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伤春未已复悲秋,暗觉年光似水流。
- 解释: 春天的忧愁还未消散,秋天的哀愁又接踵而至。岁月如水般流逝,让人感叹时光易逝。
- 注释: 春天(“伤春”)和秋天(“悲秋”)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常见的季节象征,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枫叶荻花秋瑟上,水纹珍簟思悠悠。
- 解释: 秋季的枫叶和荻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弹奏着悲伤的旋律。床上的丝质席子泛着水波纹,思绪悠长,无法自拔。
- 注释: “秋瑟”通常用来形容秋天的瑟瑟秋风,这里形容秋天的自然景象。“珍簟”指的是珍贵的竹席,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3. 愁将玉笛传遗恨,抛掷金梭织旧愁。
- 解释: 愁绪如同玉笛声一般悠扬,被吹向远方;而手中金梭则试图挽回那些过去的忧愁。
- 注释: “玉笛”代表哀怨的音乐或情感,“遗恨”表示无法释怀的遗憾。“金梭”是织布的工具,比喻想要通过努力恢复往昔的幸福。
4. 倚树寻思倍惆怅,悔教夫婿觅封侯。
- 解释: 在树木旁沉思时更加感到忧郁,不禁后悔当初让丈夫去追逐功名利禄。
- 注释: “倚树寻思”描绘了一幅孤独沉思的画面,“倍惆怅”强调了内心的沉重感。“悔教夫婿觅封侯”意味着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
译文
伤春未已复悲秋,
暗觉年光似水流。
枫叶荻花秋瑟上,
水纹珍簟思悠悠。
愁将玉笛传遗恨,
抛掷金梭织旧愁。
倚树寻思倍惆怅,
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女子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可能失去幸福的担忧。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物品的描述,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留恋。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传达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