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随团扇弃,无复贯鱼同。
闻道阳阿燕,君王筑避风。
婕妤怨
甘随团扇弃,无复贯鱼同。
闻道阳阿燕,君王筑避风。
诗句注释:
- “花枝出建章”:“花枝”在这里是比喻美丽的嫔妃宫女,她们如同春天的花朵一般娇艳动人。“出建章”则表明这些宫女从皇宫中走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凤管发昭阳”:“凤管”是古代一种乐器的名称,这里用来象征音乐和舞蹈,而“昭阳”是汉文帝所居住的地方,象征着荣耀和权力的中心。这句话描述了宫女们在音乐与舞蹈中迎接皇帝的场景。
- “借问承恩者”:“承恩者”指的是受到皇帝宠爱的人,这里特别指那位得宠的宫女。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班婕妤对新得宠的宫女的好奇和观察。
- “双蛾几许长”:“双蛾”通常指女子修长的眉毛,这里用来形容新得宠的宫女的美貌和仪态。“几许长”则是在询问她的眉毛有多长,反映了班婕妤对这个新宠儿的美丽印象深刻。
- “闻道阳阿燕”:“阳阿”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也用来代指一个富贵而华丽的环境,如阳阿燕就是形容一个得宠的女子。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新得宠的宫女所处的环境和地位。
- “君王筑避风”:“筑”在这里可能是指建造或构筑的意思,而“避风”则暗示了某种安全或避难之所的存在,可能是为了躲避宫廷中的纷争或其他不测之事。这表达了班婕妤对自己处境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赏析:
这首诗以班婕妤的口吻,描绘了她作为一个失宠宫妃的视角来观察一个新得宠的宫女。通过对比两位宫女的不同命运,深刻地揭示了宫廷中的尔虞我诈和无情的权力游戏。班婕妤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婕妤怨》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主题,展示了唐代诗人皇甫冉对于宫廷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再现,更是一种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和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