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何足吝,饥食首阳薇。
竟抱固穷节,千载非所知。
【注释】
①五首:指汉初的五位隐士。夷齐,商朝孤竹君的儿子,周武王灭商后,他逃到首阳山隐居,采薇而食;后来武王去讨伐殷纣,他则抱着“不义而富且贵”的富贵不去,宁愿饿死,不肯做官。②嗟:通“嘉”,赞许。③首阳薇:指首阳山的野菜。薇,野生的小草名,也作薇。④竞抱固穷节:指夷齐坚守贫困而不为禄位所动。⑤千载:千年。⑥知:知道、了解。⑦非所知:不是人所能理解、知道的。⑧此句意为:夷齐的清高节操是千古以来人们不能理解的。
【赏析】
此诗借咏古人来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表现了作者对那些洁身自好的人的赞赏和尊敬之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不加任何修饰,却能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贞气节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联“嗟来何足吝,饥食首阳薇。”意思是说:有人拿食物来送给自己,但自己并不贪图,宁可饿肚子也不吃。这里的“嗟来”是指别人送来的食物,“食”是指吃。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人施舍的态度,即不接受他人的施舍,宁愿忍受饥饿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恩惠。
颔联“竟抱固穷节,千载非所知。”意思是说:最后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守贫穷而不为禄位所动。这里的“竟抱”指的是坚持原则,不放弃自己的信仰或立场;“千载”表示时间长;“知”字在这里的意思是了解、认识。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坚守信念的人的赞扬之情,即对于那些能够坚持自己原则、不为利益所动摇的人,只有千年之后才能被后人理解和认识。
尾联“此句意为:夷齐的清高节操是千古以来人们不能理解的。”这里的“此句”指的是前两句的总结。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夷齐这种高尚节操的赞美之情。即夷齐的清高节操是千古以来人们都不能理解的,只有诗人才能深刻地认识到他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