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登临不系情,百忧如草雨中生。
鸳衾久别难成梦,斜倚薰笼坐到明。
诗句解释
- “无处登临不系情”
- 注释: 无法登高远望,心中便牵挂着情感。
- 赏析: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于远方的思念之情。通过“无处登临”表达了自己无法达到的地方,而“不系情”则说明这种思念之情是深重的。
- “百忧如草雨中生”
- 注释: 各种忧愁如同草木一样在雨中生长。比喻忧愁无处不在,难以摆脱。
- 赏析: 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纷扰,将忧愁比作雨中的草木,既生动又贴切。
- “鸳衾久别难成梦”
- 注释: 鸳鸯被长时间分离,难以再入睡做成梦。形容夫妻或情侣之间的离别之苦。
- 赏析: 这句诗通过“鸳衾”这一象征亲密的物品来传达离愁别绪,展现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
- “斜倚薰笼坐到明”
- 注释: 斜着身子靠着熏笼(一种取暖设备)坐到了天亮。形容夜深人静时仍然孤独地坐着,无法入睡。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沉思的情景,通过“斜倚薰笼”这一动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译文
无处登临不系情,百忧如草雨中生。
鸳衾久别难成梦,斜倚薰笼坐到明。
关键词注释
- 无处登临: 无法到达某个地方的意思。
- 不系情: 心中牵挂,无法释怀的情感。
- 百忧如草雨中生: 各种忧愁像草一样在雨中生长,形容忧愁繁多且无处不在。
- 鸳衾: 鸳鸯被,象征夫妻或情侣之间的亲密。
- 难成梦: 难以入睡做成梦,形容心情沉重或思绪复杂导致的失眠。
- 斜倚薰笼坐到明: 斜着身子靠着熏笼坐到了天亮,形容深夜仍独坐,无法入眠。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孤独。通过对比“无处登临”的无奈与“百忧如草雨中生”的无尽忧愁,以及“鸳衾久别难成梦”与“斜倚薰笼坐到明”的孤独夜晚,诗人将自己的情感细腻地融入了自然景象之中,使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