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消残腊,开门候早春。
独怜皇正月,重见白头人。
病骨梅花瘦,山盘菜甲珍。
东园桃李树,着眼看鲜新。

【解析】

元日(其一)

剪烛消残腊,开门候早春。

独怜皇正月,重见白头人。

病骨梅花瘦,山盘菜甲珍。

东园桃李树,着眼看鲜新。

【注释】

①剪烛、开门:古代风俗,元旦时用红纱灯剪出“寿”字,贴在门上,表示辞旧迎新,迎祥纳福。

②怜:爱怜。

③皇正月:指农历的正月。

④着眼看鲜新:着目,留心观看。鲜新:新鲜。

【赏析】

《元日》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这首诗描写了除夕到元旦之间人们迎接新年的情景,抒写了诗人对人生年华易逝的伤感和对新春佳节的热爱。全诗四句皆景语,但无“寒”字,而寒意自生;无“愁”字,而愁思自现。

首句“剪烛消残腊”,写除夕夜燃烛守岁的习俗。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要点蜡炬以驱邪避祟,所以“剪烛”二字很能体现出节日的气氛。“残腊”指的是旧年的腊月将尽的时候,也就是新年将要到来之际,这一句写出了时间的推移和新旧交替的特点。诗人在除夕之夜,点燃蜡烛以待天明,等待新年的到来。这一举动表明了他对新年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次句“开门候早春”,写迎接新年的到来。开门迎春,是中国古代春节习俗之一。诗人在除夕夜里点燃蜡烛后,便等待着新年的到来。当新年来临之时,他便迫不及待地打开门来迎接新的一年。这一行为体现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和期待之情。

第三句“独怜皇正月,重见白头人。”诗人在新年之际,感慨自己年纪大了,又重新见到了白发苍苍的人。这里“独”、“重”两个字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他感叹岁月不饶人,自己已经年老体衰,又看到身边的人也纷纷变老了。

接下来两句“病骨梅花瘦,山盘菜甲珍。”描述了诗人自己身体的状况和对食物的喜爱。诗人身患疾病,却依然喜欢欣赏梅花的美丽;他喜欢吃山珍海味,尤其是那些珍贵的菜肴。这里的“病骨”和“山盘菜甲”都是形容诗人身体和生活状态的词语。

最后两句“东园桃李树,着眼看鲜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世界景象。诗人站在花园中,看着那盛开的桃花和李花,发现它们更加鲜艳美丽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优美。通过描绘除夕夜的情景以及迎接新年的到来,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