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鹦鹉能人言,林下鸤鸠拙如我。
鸤鸠饮啄田野闲,鹦鹉雕笼怨人锁。
举世悠悠机事深,岂有机事无机心。
徒令乞巧向天女,未若灌畦从汉阴。
拙庵
陇西鹦鹉能人言,林下鸤鸠拙如我。
鸤鸠饮啄田野闲,鹦鹉雕笼怨人锁。
译文:
拙庵
陇西的鹦鹉能够模仿人言,而林下的鸤鸠却像我一样笨拙。
鸤鸠在田野里自由地觅食,而鹦鹉却被关在笼子里抱怨。
世上的人们总是沉迷于深奥复杂的事务,哪有什么机巧和机智呢?
徒令乞巧向天女,未若灌畦从汉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陇西鹦鹉和林下鸤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状态和人机关系的思考。
首句“陇西鹦鹉能人言”,诗人以陇西的鹦鹉为例,强调了鹦鹉的聪明和灵性,同时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对比。接下来,“林下鸤鸠拙如我”,诗人用鸤鸠的拙笨来反衬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表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态度。
第三句“鸤鸠饮啄田野闲,鹦鹉雕笼怨人锁”,进一步描绘了这两种鸟儿的生活状态。鸤鸠在田野中自由自在地觅食,而鹦鹉则被关在雕花的笼子里,无法自由飞翔。这不仅是对两种鸟儿生活状态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第四句“举世悠悠机事深,岂有机事无机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人类社会的关注。他看到人们总是沉迷于深奥复杂的事物,却忽略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真谛。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过度追求机械和机巧的担忧,呼吁人们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最后两句“徒令乞巧向天女,未若灌畦从汉阴”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深化。他认为虽然人们可以通过乞求天女赐福来获得幸福,但这只是一种虚幻的愿望,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相比之下,他更希望像灌畦一样耕耘自己的田地,通过勤劳和努力来获得丰收和幸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反思和选择。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它不仅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还反映了人们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