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雨霁东风急,满目春光逾六十。
鸳鸯睡暖燕初来,金衣公子正愁湿。
苑墙雾薄花欲然,一声啼出墙东偏。
美人楼上暂停绣,歌喉宛啭相留连。
过耳好音真有限,翻讶枝头争睍睆。
肩舆驻听还低徊,似向花前催酒盏。
欲凭鼓吹鸣诗肠,青春白日何悠扬。
丁丁伐木起遐思,出谷迁乔咏不忘。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结合着诗句体会即可。解答时明确注释中的字词意思,理解全诗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最后赏析即可。本题要求对《闻莺》逐句释义,并给出相应的译文、注释及赏析。注意要逐句作答。

【参考译文】

长安城的雨后春晴,东风急吹,满目都是春天的景色,已经六十岁了。

鸳鸯睡熟了,燕子刚来,金衣公子正为衣服被雨水打湿而发愁。

苑墙雾气很薄,花朵即将开放,一声鸣叫从东边传来。

美人在楼上暂停绣花,歌声宛转悠扬,相留连。

美妙的歌声确实有限,却让我惊讶枝头上争鸣的黄鹂。

乘坐肩舆驻听,心情还徘徊不决,像是向花前催酒盏一样。

想凭鼓吹声使胸中之思飞扬,青春白日何悠扬?

丁丁伐木的声音起遐思,出谷迁乔咏不忘。

【赏析】

这是一首写莺鸟啭声的小令。上片写莺声的动听,下片写人的感受。开头两句点明时令:长安城春晴时节,东风急吹,满目春色。接着三句写莺声的动听和它给人带来的欢乐。“鸳”即鸳鸯,古代传说中男女幽会时所唱的情歌。这里说:“鸳”和“燕”都因听到莺声而苏醒,“暖”是它们初醒的样子。莺声清脆悦耳,使人感到愉快。“金衣公子”四句写人对莺声的感受。“金衣公子”指贵族子弟,“愁湿”指衣服湿漉漉的,说明他听了莺声后心情不快。“欲”一作“犹”,“缘”即因为,“偏”,通“遣”。这几句意思是:苑墙上的薄雾尚未消散,花蕾就要开放了;莺儿啼声传遍东墙,惹得楼上的人为之停留,为之歌唱。莺声婉转动人,使人陶醉,也勾起了人的惜春之情。“过耳好音”两句是说:美妙的歌声虽然有限制,但令人惊叹不已。莺声虽高妙,但仍比不上枝头黄鹂的叫声。“肩舆”指轿子,这里代指游人。“驻听”就是驻足倾听。“还低徊”,徘徊不忍离去。“花前催酒盏”一句的意思是:我像在花丛中催促喝酒一样地倾听莺声,似乎莺声催促着花儿开放。“白日”二句是说:美好的时光易逝。“丁丁伐木”句意为:听到如此美妙的莺声,使我想起了出谷迁乔的典故。“出谷”,出山,比喻辞官归隐;“迁乔”,指迁居,这里借喻指远离尘嚣,隐居深山。“丁丁”是形容声音清晰可辨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听到这样美妙的莺声,使我想起了出谷迁乔的典故。

全篇以莺声为线索,由景入情,由声及意,由外到内;由大及小,由实到虚;层层深入,曲折回旋,生动自然,富有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