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一叶飞金井,唧唧虫鸣露华冷。
明月流辉入绮疏,夜深照见娉婷影。
心切辽阳在何处,千里云山渺烟树。
征鸿嘹呖度西风,恨身不逐鸿飞去。
起来独自步中庭,耿耿双星河汉横。
几回徙倚不成寐,银烛光寒摇画屏。
【注释】
- 梧桐:落叶树木。一叶:一片叶子。飞金井:飘落到金色的井中。唧唧虫鸣:蟋蟀的叫声。露华:露珠。冷:凄清。绮疏:织成花纹的帷幕。流辉:月光照耀。娉婷:女子体态婀娜。辽阳:辽地,指辽地的边关。心切:心里急切。辽阳在何处:辽阳在哪里?千里云山:万里的云山。渺烟树:茫茫的树林。征鸿嘹呖(liào lì)度西风:远行的大雁悲鸣着越过西风飞去,指征人离去。辽:古地名。嘹呖(liàolí):鸟叫声,形容声音凄厉。度:过、飞越。西风:秋天的风。恨身不逐鸿飞去:遗憾自己不能像大雁一样跟随他一起飞翔。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思妇情怀的诗。诗人以萧瑟的秋景和深沉的乡愁作背景,抒写了一位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优美。
首句“梧桐一叶飞金井”,是写深秋季节,井边的黄叶被秋风卷起。“唧唧虫鸣露华冷”,则是写深夜里,蟋蟀的叫声与清凉的露水声交织在一起。这两句诗渲染了夜晚的静谧气氛,为下文思妇的心理活动作了铺垫。接着,诗人描绘了明月当空、照见思妇倩影的画面。“夜深照见娉婷影”一句,不仅点出时间是在深夜,而且写出了月光映照下,思妇的倩丽身影,使人感受到她的美丽动人。“心切辽阳在何处?”这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人笔锋一转,描写了思妇因思而不得眠的情景。“千里云山渺烟树”两句,既写出了思妇所处的环境,又进一步抒发了她的内心世界;“征鸿嘹呖度西风”一句,则通过大雁南飞的生动画面,形象地表现出思妇对亲人的深情眷恋。至此,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最后两句“恨身不逐鸿飞去”和“起来独自步中庭”两句,表现了思妇无法排遣的哀伤情绪,同时也流露出她对丈夫的深深忧虑和担忧。
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抒情手法,即借助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中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对梧桐落叶、虫鸣露冷等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沉的氛围;同时,又通过明月高悬、月光洒落等景象,使读者感受到了思妇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