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淡虽堪喜,飘零亦可伤。
随风翻玉笛,带雨上雕梁。
蕃将宁知味,胡儿讵识香。
吴侬缘戍久,一曲泪成行。

【诗句释义】

梅花落:一种曲牌名,多用于词、曲等文学作品中,常表现伤春惜花之情。

雅淡虽堪喜:虽然梅花的颜色和香味都很淡雅,但这种清雅的美感却让人感到欣喜。

飘零亦可伤:虽然梅花飘零凋零,但这种飘零的美感也让人感到伤感。

随风翻玉笛:随着春风轻轻吹动,玉笛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带雨上雕梁:雨水从屋檐滴落,落在了雕刻精美的屋梁上。

蕃将宁知味:吐蕃的将领们又怎能懂得梅花的香味呢?

胡儿讵识香:北方的胡人也不懂梅花的香味。

吴侬缘戍久:吴侬(苏州方言)的人因为戍守边疆已经很久了。

一曲泪成行:一首曲子唱下来,泪水已经湿透了衣衫。

【译文】
梅花虽美,但其颜色和香味都较为淡雅,令人感到欣喜;但梅花凋零后,其美丽也让人感到伤感。
随风而飘,玉笛声声入耳,带着雨水滴落在屋梁上,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吐蕃的将领们又怎能懂得梅花的香味,北方的胡人也不懂梅花的香味。
吴侬(苏州方言)的人们因为戍守边疆已经很久了,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寂寞。
一首曲子唱下来,泪水已经湿透了衣衫,仿佛在诉说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诗中的梅花既是一种美的代表,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诗人通过梅花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多次使用“可”、“伤”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不同感受。如“雅淡虽堪喜”,说明梅花的雅淡之美令人欣喜;“飘零亦可伤”,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凋零之痛。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中也展现了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梅花的感受和理解。如“蕃将宁知味”,反映了吐蕃将领们对梅花的理解;“胡儿讵识香”,则揭示了胡人对于梅花的陌生和无知。这些对比和反差,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富有哲理性。
这首诗通过梅花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