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州城下柳,多被官军窃。
犹馀拂地条,更苦行人折。
无复眼窥春,不见花飞雪。
今君赴玉关,将何赠离别。

折杨柳

灵州城下柳,多被官军窃。

犹馀拂地条,更苦行人折。

无复眼窥春,不见花飞雪。

今君赴玉关,将何赠离别。

注释:

  1. 灵州城下柳:灵州城的柳树。
  2. 多被官军窃:被官府的士兵偷走。
  3. 犹馀拂地条:仍然有柳枝垂在地上。
  4. 更苦行人折:更让人痛苦的是人们被迫折断这些柳枝。
  5. 无复眼窥春:不再能够看到春天的景象。
  6. 不见花飞雪:不再能够看到花瓣飘落如雪。
  7. 今君赴玉关:你现在即将奔赴边疆的玉门关。
  8. 将何赠离别:你要送给我什么作为离别的礼物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送别》组诗中的第三首。全诗通过对柳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人以“灵州城下柳”开头,描绘了城外的柳树,暗示了朋友即将离开的场景。接着,“多被官军窃”,表达了官员们随意破坏柳树的现象,暗指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不公。
“犹馀拂地条,更苦行人折”,描述了柳枝虽然还有一部分留在地面上,但是被行人强行折断,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无复眼窥春,不见花飞雪”,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景的怀念和对于自然变化的感叹。这里的“花飞雪”形象地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而“不见”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象无法亲眼目睹的遗憾。
最后一句“今君赴玉关,将何赠离别”,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的表达。这里的“玉关”是指边关,象征着远方和未知的危险。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平安归来,并送上一份礼物来纪念这次离别。
整首诗通过描绘柳树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