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有高树,高树与云齐。
东方一以明,高树闻鸣鸡。
天下正康泰,汝将安归兮。
长安王侯第,出入通金闺。
当门设行马,隔墙闻鼓鼙。
入朝火城近,破晓天光低。
云鬟白玉钗,绿鬓黄金鎞。
美人年几许,窈窕初及笄。
君家五兄弟,蝉联荷爵圭。
十旬两聚首,金鞍映霜蹄。
玉堂醉琼液,锦队绚晴霓。
唶唶道旁士,无计同攀跻。
鸿飞遵水渚,雁栖在芦乡。
虞人巧执雁,而雁代鸿亡。
禽鸟且相代,兄弟何可忘。
鸡鸣
君家有高树,
高树与云齐。
东方一以明,
高树闻鸣鸡。
天下正康泰,
汝将安归兮。
长安王侯第,
出入通金闺。
当门设行马,
隔墙闻鼓鼙。
入朝火城近,
破晓天光低。
云鬟白玉钗,
绿鬓黄金鎞。
美人年几许,
窈窕初及笄。
君家五兄弟,
蝉联荷爵圭。
十旬两聚首,
金鞍映霜蹄。
玉堂醉琼液,
锦队绚晴霓。
唶唶道旁士,
无计同攀跻。
鸿飞遵水渚,
雁栖在芦乡。
虞人巧执雁,
而雁代鸿亡。
禽鸟且相代,
兄弟何可忘。
译文:
- 鸡鸣:早晨听到公鸡的叫声,象征新的一天的开始。
- 君家有高树:比喻自己出身高贵或有地位,如高大的树木一般。
- 高树与云齐:形容自己的地位或成就非常高。
- 东方一以明:太阳从东方升起,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了。
- 天下正康泰,汝将安归兮:天下太平,你应该安心归去。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自身地位的自豪。
- 长安王侯第:指自己在长安(当时的首都)的王侯府邸,享受着优裕的生活。
- 出入通金闺:出入于豪华的金门,象征着富贵。
- 当门设行马:门前设置了迎接宾客的车辆。
- 隔墙闻鼓鼙:听到远处传来的鼓声和战鼓声,暗示战争或紧张的气氛。
- 入朝火城近:进入朝廷时的景色,火焰般的宫殿。
- 破晓天光低:黎明时分,天空逐渐放亮,光线柔和。
- 云鬟白玉钗,绿鬓黄金鎞:描绘了美丽的容颜和饰品,强调了自己的尊贵身份。
- 美人年几许,窈窕初及笄:赞美美人的年轻美貌。
- 君家五兄弟,蝉联荷爵圭:家族中有五兄弟,都是贵族,手中拿着贵重的礼器。
- 十旬两聚首:每隔十年才能相见一次,表达对友情的重视。
- 金鞍映霜蹄:马鞍闪耀着光芒,马儿的蹄子反射着月光。
- 玉堂醉琼液,锦队绚晴霓:在华丽的厅堂中,美酒如琼浆般醇厚,队伍华丽如彩虹般绚烂。
- 唶唶道旁士:感叹身边那些平凡的人们。
- 鸿飞遵水渚:大雁向南飞翔,遵循河流的方向。
- 雁栖在芦乡:大雁最终栖息在芦苇丛生的乡间。
- 虞人巧执雁:聪明的猎人巧妙地捉到大雁,但最终大雁还是飞走了。
- 禽鸟且相代:鸟儿相互替代,自然界的变化无常。
- 兄弟何可忘: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能忘记兄弟之间的情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写于其流放期间。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友情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自然景观描写:诗中的“鸡鸣”引入了一个清晨的宁静场景,随后通过描绘高树、日出、云霞等自然元素,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早晨氛围。这种描述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社会背景与个人命运:诗中提及“君家有高树”,暗示了诗人出身显赫,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然而,这种地位并非完全属于诗人,而是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所赋予的。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友情与亲情的体现:诗中多次提到“兄弟”和“家人”,这些词句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深眷恋和对友情的珍视。特别是诗中提到的“十旬两聚首”,表达了诗人与兄弟们相聚的珍贵时光。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和友情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更迭:诗中通过“鸿飞遵水渚”、“雁栖在芦乡”等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更迭的感慨。这些诗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美感,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哲理与抒情的结合:整首诗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命运的抒发,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这种哲理与抒情的结合使得诗歌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远的意义。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的深刻反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哲理内涵,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