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离趾中营室美。何以树之桃与李。拥离趾中。
【注释】
“翁离”:人名。
《毛诗序》:“卫侯使请晋师,还而遇之。”
“拥”,通“拥佑”。
“离趾中营室美”:《毛诗序》云:“《黍离》……闵宗周也。”郑玄笺:“周道衰微,故诗人叹其变也。”孔颖达疏:“言周家衰微,故诗人悯叹其事也。”“中”,指国都。
“何以树之桃与李”:《毛诗序》云:“《硕鼠》……刺贪也。言贪者食之立肥,我独处而瘠矣。”郑玄笺:“谓周家之臣,以君之禄养私亲也。”“树”,通“施”。
“拥离趾中”:指卫国。《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不谷不死,尔何为遗九鼎于斯人哉!’仲尼对曰:‘若夫报陈之功,子贡不如吾多;赐之礼盛,高子贤之;刘氏布德,祝史与政。然将历于文、武,而况其下者乎?汝破灭之,亡之,又何徒焉?且二国兄弟,失纪废度,而为人役也。虽明知之,必告之于大公而后行。呼群驱马而来,不及召之,而皆乘其车。虽然,二国兄弟之相恶也,岂如一国之民?乃更厌厌固货以待于难,国无主,官无事,而善人有执事,国人得附君子者几何人?吾欲少休于此,以待子来,子其语良不易邪?吾知其所由来矣。’”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卫灵公的诗。据《左传》记载,卫灵公在去陈国的途中,被楚国包围,陈国的使者来救他,灵公却不肯出来。孔子认为卫灵公不知感恩,所以写下这首诗。
诗中的卫灵公和大夫们都是一些贪婪之徒。他们为了个人的小利,不顾国家的利益,甚至出卖了朋友。他们的行为让人无法理解,只能感叹他们的愚昧无知。
这首诗通过讽刺卫灵公及其臣子们的贪婪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作者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友情,为国家的利益着想,不要只顾自己的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