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二三月,杨花竞芳华。寂寞长条攀折尽,绿丝飞来千片花。
千片飞飞西复东,白雪晴云昼溟蒙。风吹满空翳白日,散入千家池馆中。
池馆楼台媚春昼,珠箔重重散花柳。白玉筵中拂画衣,琉璃杯里沽春酒。
落日千家春酒阑,飞花拂拂玉阑干。高处余风常不定,低边日气转犹寒。
秦女楼中妆镜寂,王孙道上相思忆。讵将春色报深闺,还惹游丝度南陌。
南陌深闺两地情,惜此飘扬花性轻。焉知落地为香土,更怜入水作浮萍。
香土浮萍那堪数,虚令春色年年度。今年已见柳花残,明年复见杨花吐。
愁杀龙沙千万山,春来春去损朱颜。祇被杨花恼妾睡,不教清梦到燕关。
杨花篇
江南二三月,杨花竞芳华。寂寞长条攀折尽,绿丝飞来千片花。千片飞飞西复东,白雪晴云昼溟蒙。风吹满空翳白日,散入千家池馆中。池馆楼台媚春昼,珠箔重重散花柳。白玉筵中拂画衣,琉璃杯里沽春酒。落日千家春酒阑,飞花拂拂玉阑干。高处余风常不定,低边日气转犹寒。
此诗描绘了江南三月,杨花随风飘散的景象。诗中的“杨花”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留恋。诗人以杨花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哀愁的江南春天。
诗的第一段“江南二三月,杨花竞芳华。”描述了江南二月的景象。此时正是春天来临的时候,江边的柳树开始发芽,桃花、梨花纷纷绽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杨花”则以其独特的轻盈飘逸,成为了这春意盎然中一抹独特的色彩。
第二段“寂寞长条攀折尽,绿丝飞来千片花。”则进一步描绘了杨花的飞扬跋扈。在春风的吹拂下,杨花如同绿色的丝线一般在空中飞舞,它们在空中盘旋、翻飞,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千片飞飞西复东”,表现了杨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特点,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无限可能。
第三段“风吹满空翳白日,散入千家池馆中。”则展现了杨花随风飘散的场景。当风吹起时,杨花便如同被无形的手牵引着,四处飘散。它们落在了人们的池馆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浪漫和美丽。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第四段“池馆楼台媚春昼,珠箔重重散花柳。”则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在春天中的各种活动。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或在池馆楼台上欣赏美景,或在花园中赏花游玩。而“珠箔重重散花柳”,则形象地描写了人们在花园中观赏杨花的美丽景色,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第五段“白玉筵中拂画衣,琉璃杯里沽春酒。”则展示了人们在春天中的各种生活情趣。人们在宴会上享用美食的同时,也不忘欣赏窗外的美景。而“白玉筵中拂画衣”,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宴会中饮酒品茗的画面,仿佛置身于一场视觉盛宴。
第六段“落日千家春酒阑,飞花拂拂玉阑干。”则描绘了夕阳西下,人们结束了一天的聚会后的情景。此时,杨花依旧在空中飞舞,仿佛在陪伴着人们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刻。
第七段“高处余风常不定,低边日气转犹寒。”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无论是高处还是低处,杨花都随风飘扬,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故事。这种无常和寒冷的感觉,也让人们更加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第八至十一段则通过描绘秦女楼中妆镜寂、王孙道上相思忆等场景,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第十一至十四段则进一步描绘了杨花的形象及其对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杨花虽然美丽,但它们的存在也带来了困扰和烦恼。诗人通过描写杨花的飞舞和人们对此的反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最后五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杨花的情感。虽然杨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诗人通过对比杨花的美丽与它的负面影响,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杨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短暂。同时,通过对杨花飞舞和人们反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的佳作,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