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吹云云似墨,例海倾河来顷刻。父老欣欣拜令君,令君说是天公力。
佐曹未离神庙里,祈祷灵通乃如此。但讶炉烟起作云,那知心液蒸成雨。
高田梯级流天浆,穷原广壑如陂塘。明日入山取竹木,早称好日添囷仓。
百姓莫忘得雨喜,日祝令君寿千岁。令君常持祷雨心,百里生灵望更深。
君不见蔀屋年来转焦苦,胜似枯田待甘雨。

【注释】

长风:形容狂风。云:指乌云。例:同“例”,比拟。倾:倾倒。父老:百姓。欣欣:喜悦的样子。令君:对县令的尊称。是:因为,由于。佐曹:辅佐县令。庙:指城隍庙。祈祷:祭祀求神保佑平安。灵通:神灵感应。炉烟:烧香时产生的烟雾。起作云:即“炉烟起”的倒装,意为烟雾上升形成云。天浆:天空的甘露。梯级:田埂。穷原:极远的原野。广壑:广大的壑谷。陂塘:池塘。明日:明晨。竹木:指农具。囷仓:储存谷物的仓库。百姓:老百姓。日祝:天天祝福。令君寿千岁:希望县令能长寿一千年。令君:县令。常持:经常持有。祷雨心:祈求降下甘霖的心。百里生灵:整个地区的百姓。更深:更深一层,更深的意思。蔀屋:破败的房子。转焦苦:遭受极度困苦。胜似:胜过。枯田:干涸的田地。待甘雨:期待甘甜的雨水。

【赏析】

《再和喜雨》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写雨为题,而实际上写的却是县令祈雨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期盼雨泽普降、民安物阜的美好愿望。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意境优美清新,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首联“长风吹云云云似墨,倾海倾河来顷刻”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大风席卷天空,乌云密布如同泼墨,大海江河瞬间被倾覆。这一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之大,让人不禁为之一震。

颔联“父老欣欣拜令君,令君说是天公力”则转入了故事的主体。百姓们纷纷向县令跪拜,感激他的恩德,称颂他是神灵降临,赐予他们甘霖。这两句既展现了百姓们对县令的感激之情,也体现了县令作为民众心中的神明形象。

颈联“佐曹未离神庙里,祈祷灵通乃如此”进一步描绘了县令在神庙里的活动,以及他在祭祀中的神迹。这里的“佐曹”指的是辅佐县令的人,而“神庙里”则暗指县令的办公场所,即城隍庙。县令在这里进行祈祷仪式,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从而降下甘霖。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县令的祈祷竟然真的奏效了,烟雾袅袅升腾而起,形成了云彩,而甘霖也随之降临。这里的描写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神秘色彩,让人感到既神奇又不可思议。

尾联“高田梯级流天浆,穷原广壑如陂塘”则进一步描绘了甘霖带来的变化。雨水滋润了高田梯级,使得农田变得肥沃,庄稼茁壮成长;同时,雨水还滋润了穷原广壑,使大地变得一片生机勃勃。这里的“天浆”指的是天空中的甘霖,而“陂塘”则是指池塘。这些景象既展示了雨水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也体现了雨水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

末联“百姓莫忘得雨喜,日祝令君寿千岁”则再次强调了县令的重要性。百姓们要永远记住这场及时雨带来的喜悦,并时刻祝愿县令能长寿一千岁。这里的“日祝”意味着每天都祝福,而“令君寿千岁”则是对县令的最高敬意和祝福。这两句既表达了百姓们对县令的感激之情,也体现了人们对他的期望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人物形象、抒发情感等方式,生动地描绘了县令祈雨的故事,同时也展现了苏轼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