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愁苦雨作梅霖,向晚云开见远岑。
天净已推圆镜上,山高犹隔半村阴。
清光本自无圆缺,人世果谁分古今。
明夜阴晴不可断,栏杆独倚漫沉吟。
【注释】
愁苦:忧愁。雨作梅霖,梅霖是春末夏初的一种细雨。岑(Cen):山岭。圆镜:指月亮像明镜一样明亮。半村阴:半山的村庄还被雾气遮挡着。清光:明亮的月亮。分古今:分辨古今。
【赏析】
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二年五月十五日,诗人在临安时作。
开头两句“正愁苦雨作梅霖,向晚云开见远岑”,写诗人对雨后晴空的欣喜。“愁苦”二字点出题意,说明诗人当时的心情是忧闷的。“向晚”,傍晚的意思,“云开”表明雨过天晴,“见远岑”说明雨后天气放晴,可以远望了。这两句诗,从诗人的角度看,是喜悦的;然而,诗人却以“愁苦”二字结束,这是出乎读者意料之外的,因为诗人此时应该是高兴才是。这种出人意料的表达方法,正是诗人独特的艺术手法。
中间两句“天净已推圆镜上,山高犹隔半村阴”,写诗人看到明月后的喜悦心情。“天净”表明天空晴朗、空气新鲜。“圆镜”是形容圆月,“推”是推开的意思,“上”是接近的意思。“山高犹隔半村阴”写诗人看到的景色。“犹”是仍然的意思,“半村阴”表明山势高峻,云雾缭绕,使人感到山中还有半个山村的阴影。这两句诗写景逼真,富有情趣。
最后两句“清光本自无圆缺,人世果谁分古今”,写诗人由眼前景色想到人生哲理。“清光”是指明亮的月光。“无圆缺”表明没有圆月和缺月之分。“人世”指人间世界,“果谁分古今”表明世间万物各有其存在的价值,不能强求一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明夜阴晴不可断,栏杆独倚漫沉吟”,写诗人因思念亲人而独自倚栏沉思。“明夜”表明今夜,“阴晴不可断”是指今晚的月亮会一直明亮下去,不会消失。“栏杆独倚漫沉吟”,写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默默地沉吟思考。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