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源洞里石如屋,绿照亭前水作湖。
溪声绕坐惊风雨,山色入栏供画图。
身世几时归涧谷,林泉何地不蓬壶。
高朋尽日追游乐,莫厌沾衣雨载途。

【注释】

登源:山名,在今安徽省黄山市。

洞里:洞中有水。

绿照亭:亭子名。

溪声绕坐:溪水的声音萦绕着坐者。

惊风雨:惊动风雨。

供画图:成为画图中的题材。

涧谷:山谷。

蓬壶:古代传说中仙人所居之地。

高朋:尊贵的朋友。

沾衣:衣服湿透。

载途:路上。

赏析:

这首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前四句描写了登源绿照亭周围的山水景色,后四句抒写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赞美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山中之“景”,以山石、溪水为景。山石像房屋,绿照亭前是湖。诗人以“如屋”形容山石,用“水作湖”形容溪水,形象鲜明,色彩斑斓。

诗的后两句写人在“景”中,以人观景。诗人把溪声拟人化,说它“绕坐”惊风雨;山色比作画家的题材,说它“入栏”供画图。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与山水之间的密切关系,也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山石、溪水等景物描绘得生动逼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