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堂诗债已年馀,孟德重催始就书。
欲寄渊明篱下句,未寻安道雪中居。
清香独傲秋霜老,栋宇犹涵夜月虚。
甲子千年谁解得,为题君卷倍踌躇。
题菊堂
菊堂诗债已年馀,孟德重催始就书。
欲寄渊明篱下句,未寻安道雪中居。
清香独傲秋霜老,栋宇犹涵夜月虚。
甲子千年谁解得,为题君卷倍踌躇。
【注释】:
题菊堂:写在菊堂的墙壁上。菊堂:晋陶潜曾建草庐于菊丛中,后人称其住所为菊堂。
孟德:指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曹魏政权奠基者之一。此诗是诗人借指曹操。
孟德重催始就书:曹操重召他作官,迫不得已才勉强就任。
渊明:陶隐居,即陶渊明,东晋诗人。
篱下句:陶渊明《饮酒》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诗人拟之。
安道:指王逸少,晋王羲之,字逸少。此处借指王羲之。
安道:指王逸少。
清香:《文心雕龙·物色》云:“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所珍,既非栏槛朱紫,亦耻蕙蓼丹枫,是以孤径春苔,轻摇闲采,静檐短藓,暗吐幽香。”
栋宇:房屋。
甲子:纪年的名。
谁解:谁能够理解。
为题君卷倍踌躇:给你题写诗篇,自己心中犹豫不定(因为要表达的内容太多,难以尽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应友人所请而写的。当时作者正在为生活奔波,没有余裕去吟咏菊花,所以写了这首诗后,感到有些遗憾。
第一句“菊堂诗债已年馀”,点出时间,表明作者已经欠下了“诗债”。这里用“诗债”来比喻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诗债”,是指作者对诗歌创作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源于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第二句“孟德重催始就书”,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被逼迫着开始写作的情景。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政治、军事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文化方面却显得逊色了许多。因此,作者被征召为官时,不得不勉为其难地接受这个任务。
第三联“欲寄渊明篱下句,未寻安道雪中居”,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展开。诗人想要效仿陶渊明隐居田园的生活,远离喧嚣的城市,寻找一片宁静的土地来居住。然而,他又觉得这样的生活太过清苦。于是,他又想到了王羲之在雪中居住的场景。虽然王羲之的生活环境比陶渊明更加艰苦,但他仍然能够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
第四联“清香独傲秋霜老,栋宇犹涵夜月虚”,“清香”指的是菊花的香气。诗人以菊花自喻,表示自己虽然年纪渐长,但依然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心灵,不受世俗的污染。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甲子千年谁解得,为题君卷倍踌躇”,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甲子是一个古老的纪年方法,代表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变迁的思考。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虽然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仍然无法完全理解这甲子千年的历史变迁。此外,他还提到了给友人题诗这件事,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