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不答俗人问,此是西来第一禅。
究竟本无文字教,品题犹有短长篇。
轩开净几云生座,栏瞰清溪水涨川。
忽忆门前车马事,故知宣老即青莲。

注释:

谪仙:唐代诗人李白自称为“谪仙人”。

西来第一禅:佛教认为,禅宗是佛法的正宗。这里用来形容宣上人的栖碧轩,是佛教禅宗的象征,也是修行之地。

究竟:彻底,完全。本无文字教: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必借助语言文字。品题:品评、评论、评判。短长篇:指文章、诗赋等文学作品。

净几:洁净的桌子。云生座:云雾缭绕在坐席之上。栏瞰(kàn):栏杆俯瞰。清溪:清澈的小溪。水涨川:水流上涨,形成小河。

忽忆:突然想起。门前车马事:指作者过去在京城长安时,曾出入豪门贵族之门,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故知:因此才知。宣老:指宣上人。即青莲:就是诗人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对一位隐士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该隐士栖碧轩的环境和特点,表达了他对这位隐者的敬仰之情和对其精神境界的向往。

诗人以“谪仙不答俗人问,此是西来第一禅”开篇,直接点明了这位隐士的身份和地位——他是谪仙,是禅宗的第一代表。这里的“谪仙”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隐者的敬仰之情,又暗示了其非凡的才华和超脱世俗的品质。而“西来第一禅”则是对禅宗的最高赞誉,表明这位隐者所居之地,是佛教禅宗的重要象征,也是修行者的圣地。

诗人以“究竟本无文字教,品题犹有短长篇”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位隐者的理解。他认为,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必借助语言文字。这种观点,不仅体现了禅宗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修行真谛的追求。同时,诗人还指出,即使是品评、评论、评判这些文学作品,也不能脱离了“短长篇”这一基础。这进一步证明了诗人对禅宗教义的深刻领会和领悟。

诗人转向描绘这位隐者居所的环境。他写到:“轩开净几云生座,栏瞰清溪水涨川。”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翠绿的竹木掩映着轩窗,白云飘荡在坐席之上;栏杆下,清澈的小溪缓缓流淌,水面上升起层层涟漪。这既是对这位隐者居所环境的生动描绘,又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诗人再次表达对这位隐者的敬仰之情:“忽忆门前车马事,故知宣老即青莲。”这句诗表面上看似在回忆过去的事情,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厚的意蕴。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在长安时曾出入豪门贵族之门,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以此反衬出这位宣上人远离世俗的清高品质。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这位宣上人的尊敬和敬仰之情。

全诗以“赏析”结尾,点明了诗人的创作动机和目的。诗人通过对这位宣上人栖碧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这位隐者的敬仰之情和对其精神境界的向往。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修行真谛的追求和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