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高楼话二更,迟回往事寸心惊。
明河半落星辰迥,远吹微闻蟋蟀鸣。
万事只赢丝两鬓,百年已许醉深觥。
青山草屋谁频访,共是逃虚不受名。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阅读原诗,在此基础上结合注释与相关历史背景等进行合理想象,并结合自己对原诗意蕴的理解来回答。
“斜月高楼话二更”:夜深时,在高楼的斜月之下,我与马子师谈论着往事。“高楼”,即指山楼;“斜月”,指月亮斜照,夜色苍茫。“二更”,指深夜十二点。诗人与朋友在深夜谈心。“聊复尔耳”是说:“只能聊以解忧罢了。”
“迟回往事寸心惊”:往事萦绕于心头,让我心绪纷乱,感到十分不安。“迟回”,迟疑不决的样子。“寸心”,形容心情。“惊”,使内心不安。“寸心”,指内心深处。诗人回忆往昔,心中充满了惆怅和不安。
“明河半落星辰迥”:银河将落未落,星星显得格外遥远。“明河”,指银河。“迥”,远。这里用“星汉灿烂”比喻友人才华出众、名望高。
“远吹微闻蟋蟀鸣”:远处传来蟋蟀的叫声。“远”,远处。这一句写环境清幽,但诗人的心情并不轻松。
“万事只赢丝两鬓,百年已许醉深觥”:世事如丝般纷乱缠绕,人生苦短,我只愿沉醉于美酒之中。“丝”字既形容世态炎凉,也暗喻仕途坎坷、命运多舛。“赢”,赢取。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青山草屋谁频访”:有谁能频频访问我这个闲居山林的人呢?“青山”“草舍”,指隐士居住的地方。“谁”,疑问词,指“我”。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之情。
“共是逃虚不受名”:我们都是逃避功名利禄之人,不被名声所累。“名”,名声。这一句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怀。
赏析:
这首诗是酬答友人之作,通过酬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两句,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与友人畅谈往事。诗人用“聊复尔耳”四字,表明自己只是借酒浇愁而已。颔联两句,写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颈联两句,诗人通过反衬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虽然世事纷繁复杂、人心险恶,但诗人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常之心,不因名利而迷失自我。尾联两句,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看法:既然人生苦短,何不放下心中的包袱,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呢?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含蓄,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