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柯何事报秋声,江路迢迢几日程。
我去你留俱寂寞,月明他夜最关情。
注释:庭前的树木为什么事而报告秋声,江路遥远,几日程程。
我去你留,都感到寂寞,只有明月在夜深人静时最动人心弦。
赏析:这首诗以“别周生”为主题,通过描绘秋声、江路、明月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庭柯何事报秋声,江路迢迢几日程。
我去你留俱寂寞,月明他夜最关情。
注释:庭前的树木为什么事而报告秋声,江路遥远,几日程程。
我去你留,都感到寂寞,只有明月在夜深人静时最动人心弦。
赏析:这首诗以“别周生”为主题,通过描绘秋声、江路、明月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晓发 译文: 严城角初断,稍稍晓鸦啼。风急偏催马,天寒不应鸡。随山欲渡海,失路却寻溪。乡国遥千里,三年斗柄西。 注解: - 严城角初断:指清晨的曙光初现,城墙上的角楼开始显露出来。 - 稍稍晓鸦啼:表示时间已经过了早晨,乌鸦开始叫唤。 - 风急偏催马:风势猛烈,使得马匹加速奔跑。 - 天寒不应鸡:天气寒冷,不适合鸣叫的公鸡。 - 随山欲渡海:顺着山脉行走,仿佛要渡过海洋。 -
【注释】 倚杖:拄着拐杖。 江湖:指水边或江边,泛指江湖生活。度岁华:度过一年时光。 艰难:处境困难。只有:只有。泪:流泪。 飘泊:漂泊不定。更无家:没有归宿。 倚杖惭归鸟:因贫困病弱而无力支撑,拄着拐杖惭愧地看到鸟儿自由自在地飞回巢中。 临池惜落花:面对池塘惋惜凋落的花朵。 秋风何太早:秋天的风为何来得这么快? 瑟瑟向蒹葭(jiān xiá):萧瑟凄凉地吹向芦苇。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佛门的敬仰和对佛理的理解。首联点出题意;颔联写自己因无事而入寺;颈联写自己因收书而触弦;尾联写自己因心静而入禅。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佛理的理解和对人生真谛的体悟。 【答案】 译文:僧人的书房已经关闭,秋天的草木已经枯萎,没有什么事情应该去睡觉;改变座位迎接过路的人,收起书籍误伤了手指弹拨琴弦。心中情感高飞如云上鸟
注释: 宿愁未许抛衾枕,抱病移居江上村。 ——我原本的忧虑还未解决,就抱着病痛搬移到江边的村落住下。 忙里提携知药饵,闲来点检失琴尊。 ——在匆忙的时候会照顾好药膳和饮食,闲暇的时候会整理一下失窃的琴樽。 南檐爱月先安榻,北牖嫌风即闭轩。 ——我喜欢月亮,喜欢它的光明,所以喜欢在南边建房,不喜欢风吹进来,所以把窗户关上。 且是主人能好客,黄鱼白饭早过门。 ——而且我是主人,我能够招待好客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海上的游子,在寒冷的冬日中,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与恩情。 1. 诗句: - 海上僦居来海上,又是一家村。 “海上僦居”意味着在海上租赁房屋居住,“一家村”则形容这种生活虽远离家乡却如同回到了自己的家。 - 日落旋吹角,天寒早闭门。 当太阳落下时,主人会吹起号角,而当天气寒冷时,主人则会早早地关闭门窗,表现出对游子的关心和保护。 - 无劳游子恨,不尽主人恩。
诗句释义 1 日暮归鸦遍:描绘了夕阳西下,乌鸦回巢的景象。 2. 乡心可奈何: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无法释怀。 3. 病随新月长:比喻疾病持续不断,如同新月般漫长。 4. 愁比落花多:形容忧愁之多,如同凋零的花朵般难以计数。 5. 细雨乱阶草:描述细雨纷飞时,草叶被雨水打湿后凌乱不堪。 6. 微风起夕波:微风吹起水面上的波动,给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感觉。 7. 西陵有严武
【注释】 几月:多久,多时。花满溪:形容溪边的花盛开得十分茂盛。 诗细草能齐:意思是说草也像诗一样细腻、精致。细字写出了草的质地,齐字写出了草的形态。 武陵西:指桃花源,相传是晋朝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的地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钱氏花园与好友别后作的。全诗写景抒情并举,借景抒情,情中有景,景中含情。首句点出时间是“几月”,次句用“君家”指代钱氏花园。三四句以泉不枯竭、草如诗来写园景之美好
岁末的越州,风景依旧,客子好游。 草堂习静自情亲。 闭门觅句留残腊, 倚杖看山待早春。 鸟雀入林知有我, 烟霞为伴若无身。 何当别去西湖上, 万树梅花刺眼新。 注释: - 岁暮:指岁末。 - 越客好游当岁暮: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的客人喜欢在年底游玩。 - 草堂习静自情亲:草堂中宁静的环境让人感到亲近自然。 - 闭门觅句留残腊:关闭门扉,寻找诗句来度过残余的寒冬。 - 倚杖看山待早春
吕家曲水寄别钱懋谷 曲抱孤村水,长流断岸阴。 借居方避地,言别又沾襟。 客久衰偏易,乡遥恨转深。 把君书在手,侵晓到如今。 注释: 1. 曲抱孤村水:形容曲折的水道旁有一座孤村。 2. 长流断岸阴:水流不断,使得岸边的景色显得更加阴暗。 3. 借居方避地:由于环境原因不得不暂时居住在这里。 4. 言别又沾襟:分别时又感到伤心。 5. 客久衰偏易:长时间离家在外,心情更加憔悴。 6. 乡遥恨转深
姚太史自钱塘移天目松一株舟中无事索赋 【注释】太史:官名,掌天文历法。 译文:姚太史从钱塘把一棵天目松移植到船上,船里无事,便要写首诗。 赏析:诗题中的“姚太史”是作者的友人,姚太史自钱塘移树到船上,诗人因无事而作此诗以记之。 相公送客过钱塘,移得苍松数尺长。 【注释】相公:指当时的宰相。 译文:宰相送客路过钱塘,就把那棵苍松移植到了船上。 赏析:这是说在钱塘送别朋友时,把一棵苍松移植到了船上。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感情。从“醉归”的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喝醉了酒回家,但是诗中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诗人借醉酒来抒发自己的愁绪,所以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山路上醉步回家的情景。 译文: 风磴云梯我亲手扶,飞花随我引路归途。 不要让水气把醉意唤醒,宁愿使孩子们不再买酒。 赏析:“醉归”,即指喝醉后回家,但诗中又含有另一层意思,即借“醉归”来抒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此诗首联写诗人乘舟逆流而归,晚至海虞;颔联写诗人入林跨马,穿栈桥,过山门;颈联写山门残阳映照的景色:山门残阳余晖半壁,古殿积雪一片素白。尾联写山门残阳余晖半壁,古殿积雪一片素白。 【答案】 ①逆浪舍舟 指乘舟逆水而归。②湖水阔 指湖面广阔无边。③入林跨马 指进入山林中骑马而行。④栈桥通 指通过栈桥。⑤阴厓剩雪一分白,指残阳照耀下山门残雪显得格外皎洁
【注释】 三日半:三天半。 虞山外:虞山以外的地方。 袅袅:形容风的轻柔、飘逸的样子。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是时作者在江阴(今江苏江阴)任县尉,因不满地方长官,便以病为由辞官归家,故作此诗抒怀。 首句“三日半”,指诗人从任职地到家乡的时间。“何必恋”即无须留恋,不必依恋,表示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次句“一年去尽不知留”,意为一年时间很快就要过去,而自己却浑然不觉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他对石公的感激之情。 贻石公:赠给石公。 石公菩萨性,怜我在羁旅:石公如同菩萨一样,怜悯我处于旅途之中。 前者冲雨来,援止此避暑:刚才的雨水冲破了云层而来,我们来到这里避暑。 只尺僦西邻,两家闻细语:只有一尺宽的地方租了西邻居家的房子,两家都能听到细微的说话声。 日渐枕席清,闭门自楚楚:太阳渐渐升到枕头和席子之间,我关闭门户独自显得格外楚楚动人。
译文 在广陵初遇你时,移船相问知音人。君骑白马天上来,手拿铜章好颜色。 东风轻轻吹落花,下马邀请我入酒家。珍宝玉器非正事,箜篌锦瑟又琵琶。 他扬起胡须啧啧称赞我的诗,三年与我闽中交游期。那时我妻子儿女在,到家不肯轻易别离。 使君心肠长荆棘,把我折磨得身心疲惫。望君宽恕我如醉人,白头江上骨瘦如柴。 残杯冷炙度朝夕,东邻西舍谁为亲。感君常反仄,仰天徒叹息。 君当扣我胫:不死是为贼。 赏析
【注释】: 张公,指诗人的朋友张丹石。维扬,今江苏扬州。陆无从,即陆机,晋代著名文学家。陆机《赴洛道中作》:“我马寒瘦,山行色惨澹。北风萧索,浮云蔽白日。愿得朱鹭羽,四翮凌天飞。”新诗,指陆机的诗作。僦(jiù)居,赁居。秋叶黄,秋季树叶变黄。城南楼,指扬州城东南的南城楼。高,形容思念故乡的心情很高。江北苦寒地,长江以北是寒冷的地区。重裘,厚厚的皮衣。重裘若不暖,请君上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