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公菩萨性,怜我在羁旅。
前者冲雨来,援止此避暑。
只尺僦西邻,两家闻细语。
日渐枕席清,闭门自楚楚。
岂敢称高卧,无才当独处。
闲傍夕阴移,瘦骨临江渚。
或就庐山隐,孰能弃尔汝。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他对石公的感激之情。
贻石公:赠给石公。
石公菩萨性,怜我在羁旅:石公如同菩萨一样,怜悯我处于旅途之中。
前者冲雨来,援止此避暑:刚才的雨水冲破了云层而来,我们来到这里避暑。
只尺僦西邻,两家闻细语:只有一尺宽的地方租了西邻居家的房子,两家都能听到细微的说话声。
日渐枕席清,闭门自楚楚:太阳渐渐升到枕头和席子之间,我关闭门户独自显得格外楚楚动人。
岂敢称高卧,无才当独处:我哪里敢称自己为高卧之人(指隐者),没有才华应当独自度过时光。
闲傍夕阴移,瘦骨临江渚:闲暇时,夕阳的阴影慢慢移动,瘦弱的骨骼映照着江边的小洲。
或就庐山隐,孰能弃尔汝:或许就去庐山隐居,谁能抛弃世俗的纷扰呢?
整首诗以“石公”为引,通过描写石公对诗人的关心、帮助,以及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无奈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石公的感激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