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台榭傍山隈,并辔何因选胜来。
绕槛烟花香腻湿,夹池风竹籁声哀。
探幽客有携筇兴,怀古谁怜倚马才。
一代风云今寂寂,重门空锁绿莓苔。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所作,当时他居住在夔州。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以游赏的兴致来抒发对历史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历史遗迹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国运衰败、人才难用的忧愤之情。

诗句解释:

  • 凌霄台榭傍山隈:凌霄台和亭阁靠近山边。
  • 并辔何因选胜来:为什么选择这地方来游玩。
  • 绕槛烟花香腻湿:围绕栏杆的烟花香气浓郁湿润。
  • 夹池风竹籁声哀:夹在池塘里的竹子发出凄厉的声音。
  • 探幽客有携筇兴:那些寻找隐逸的人有携带拐杖出游的热情。
  • 怀古谁怜倚马才:怀念古代英雄,现在又有谁能欣赏他们的才华?
  • 一代风云今寂寂:过去的风云变幻,如今都寂静了。
  • 重门空锁绿莓苔:重重的门扉被绿色的苔藓覆盖,意味着没有人来打扫。

译文:
凌霄台和亭阁靠近山边,并排着马车来这里游玩。环绕栏杆的烟花香气浓郁湿润,夹在池塘里的竹子发出凄厉的声音。那些寻找隐逸的人有携带拐杖出游的热情,怀念古代英雄,现在又有谁能欣赏他们的才华?过去的风云变幻,如今都寂静了。重重的门扉被绿色的苔藓覆盖,意味着没有人来打扫。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历史的沧桑巨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切忧虑。首句写景设色生动,营造出一个宁静而优美的画面;颔联则通过描绘烟花、风竹等元素,传达出一种悲凉的氛围;颈联借“探幽客”与“怀古谁怜”表达出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尾联则通过对门扉被青苔覆盖的景象,寓意了世事变迁,无人问津的凄凉景象。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展现了杜甫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