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桓典车南行,五月六月秋霜横。
穿窗透帘月皎皎,惊远惧迩雷轰轰。
幽明万里献天子,黜陟一邦钦众情。
眼底阴阳候调燮,普施霖雨济苍生。

【诗句解释】

北台桓典车南行,五月六月秋霜横。

穿窗透帘月皎皎,惊远惧迩雷轰轰。

幽明万里献天子,黜陟一邦钦众情。

眼底阴阳候调燮,普施霖雨济苍生。

【译文】
北台的桓典在马车中向南行驶,五月和六月时秋天的霜降横空。
穿过窗户和窗帘月亮显得明亮,远处传来的雷声让远处的人害怕,而近处的雷声则让人感到恐惧。
从幽暗到光明,从远方到近处,都在为天子奉献,他们被贬谪或升迁都是众人所钦羡。
眼睛能看到的是阴晴不定,耳朵能听到的是雷鸣阵阵;这些都需要人去调和、调节。
广泛地给予恩泽,滋润大地,拯救苍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面,通过“北台桓典车南行”一句,诗人展现了历史的变迁。接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对朝廷的敬仰之情。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如“幽明万里献天子”,象征着人们的忠诚和对朝廷的热爱。最后,诗人用“眼底阴阳候调燮”,寓意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