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子那如喜抱孙,有孙方显老家尊。
尼看孔伋乐不乐,点见曾玄欢未欢。
饼食定重延好客,华居应再拟高门。
年来好似汾阳老,晓起堂前颔问安。

【注释】

抱子:抱着孩子,比喻有孙辈。那:怎么,如何。尼(nì):佛家语,对女子的尊称。孔伋(jī):孔子弟子,字子游,春秋时鲁国人。曾、玄:指孔子的两个儿子曾参和孔门十哲之一的曾子。饼食:古代的一种食品,形圆如月饼。华居:华丽的住宅。高门:指高贵之家或贵族。颔问安(hàn wèi ān):向别人问好的敬词。颔,头部的两旁;问安,表示问候。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以“抱子”、“有孙”为话题,写老人得孙的喜悦之情;后四句以孔、曾二子为例,写老人对孙辈的关爱之心。全诗语言浅近平实,却意蕴深厚,耐人寻味。

首联:“抱子那如喜抱孙”。这句是说,自己有了孙子,高兴得像抱了儿子一样。“那”,何等、多么。“喜抱”,指高兴、喜悦地抱。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得到孙子的喜悦之情。

颔联:“尼看孔伋乐不乐,点见曾玄欢未欢。”意思是说,你看着孔伋是否快乐,看看曾玄是否高兴。“尼”指尼姑,“看”,观察,看视。“孔伋”,“曾玄”,指孔子的弟子曾参和孔门十哲之一的曾子。“点见”,指偶尔看见。“欢未欢”,指高兴还是不高兴。这两句通过尼姑与孔子弟子的对话,进一步写出老人得到孙辈的喜悦之情。

颈联:“饼食定重延好客,华居应再拟高门。”意思是说,吃饼一定很香,能请好客人到家里来。“饼食”,指美食,特指出色美味的饭菜。“定重”,一定很重,这里指味道特别鲜美。“好客”,好客之人,指主人热情招待宾客。“华居”,华丽住所。“华居应再拟高门”,意思是说,你的住所应当再像贵族豪门那样的富贵豪华。这两句从物质生活的角度写老人对孙辈的关爱之情。

尾联:“年来好似汾阳老,晓起堂前颔问安。”意思是说,今年好像年岁已经很大的人了,早晨起床就来到堂前向他问讯致安。“汾阳老”,指唐玄宗李隆基的乳名。“晓起”,清晨起来。“颔问安”,问候平安。这两句以唐玄宗自比老人对孙辈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叙事抒情,以老人的视角描写其得孙的喜悦心情。诗中通过对老人喜悦之情和对孙辈关爱之意的描绘,展现了一位普通老人淳厚朴实、宽厚待人的美好形象。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尼看孔伋乐不乐”中的“尼看”,“点见曾玄欢未欢”中的“点见”,以及“来似汾阳老”,“晓起堂前颔问安”等,使诗歌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增加了诗歌的可读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