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菊陶后鲜有闻,爱莲周后更何人。
洒然玉井闲中趣,闻说华亭沈使君。

【注释】

沈氏巡宰:指沈周。友莲卷:即《题画》诗。

【赏析】

此诗作于弘治十一年(1498)。沈周(1376-1552),字伯远,号石田,吴县(今属江苏)人。明代著名画家,“吴中四才子”之一。他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沈周擅绘画,工书法,善诗文,尤以山水、花卉、竹石见长。有《石田集》、《石田稿》,存世有《苏州府志》所录《沈氏二公卷》。

爱菊陶后鲜有闻,爱莲周后更何人。

陶渊明是晋宋时期的诗人,以隐逸著称;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也是宋代理学思想的奠基者,他的散文在宋代影响甚广,对后世的散文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陶渊明和周敦颐都喜爱菊花和莲花,但陶渊明只爱菊花,而不爱莲花。因此,陶渊明虽然隐居田园,但是没有像周敦颐那样成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政治家,这也可以说明周敦颐比陶渊明更为伟大。

洒然玉井闲中趣,闻说华亭沈使君。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那时还没有出现井,所以陶渊明只能把井称为“玉井”。陶渊明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五首之四中写道:“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幽人自甘贫,吾党独车轮。”陶渊明一生淡薄功名,不慕荣利,过着隐居的生活。

沈周的好友王宠也酷爱陶、周二人的人品和诗歌,他曾写过一首《读周茂叔书感怀三首·其一》的诗:“陶潜爱菊心,周子爱莲心。陶公虽隐迹,犹得传其音。周子既高风,更无遗音深。”王宠对陶、周二人的品性十分推崇,他甚至认为如果周敦颐能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生活就更好,但他自己却做不到。

沈周的朋友沈友仁曾写诗称赞沈周的才华:“我兄沈伯远,笔翰出天然。一纸千金贵,万金百代传。”(《沈友仁题画》)沈友仁还曾写诗赞美过沈友兰:“天姿超群杰,名重九重朝。富贵皆由命,文章岂浪销。”(《题友兰》)这些赞誉表明了沈周在明代文人中的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