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终垂钓,高风薄九霄。
萧曹偏佐汉,巢许岂臣尧。
地僻连桑野,台狐控斗杓。
羊裘何处问,秋树正鸣蜩。
【注释】
钓台:指古代的钓鱼台上,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郊。
终垂钓:终于停下来钓鱼了。垂钓,泛指捕鱼活动。
薄九霄:飞上高空。
萧曹:汉代的两位重臣,萧何曾为相国,曹参曾任宰相。
佐汉:辅佐汉朝。
巢许:古代隐士。
臣尧:做尧舜一样的帝王。
桑野:泛指郊外。
台狐:传说中在高台上能控制北斗星柄的神兽。
羊裘:用羊毛织成的皮衣,代称隐居生活。
鸣蜩(tiáo):蝉鸣叫。
【赏析】
秋日登钓台
秋日登钓台是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首联以时间顺序写诗人登山的时间、地点和目的;颔联借古喻今,写诗人的身世之感;颈联写景,勾勒出了一幅秋高气爽、山清水秀的山水画;尾联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平易质朴,意境开阔,格调清新自然。
“七里终垂钓”,诗人来到钓台已是夕阳西下时分,他决定在这高高的山上钓鱼。“垂钓”两字写出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悠闲自得,也暗示了他此行的目的——归隐。“终垂钓”三字,不仅写出了他终于如愿以偿,而且还流露出他对这种清闲生活的留恋。
“高风薄九霄”,诗人把秋风比作“高风”,说它的劲头足可以冲破九霄云表,可见这秋风之猛烈。这里的“高风”既是实写秋风,又寓有诗人自己高洁坚贞的品格。
“萧曹偏佐汉,巢许岂臣尧”,诗人借用历史上的贤臣良将,以及隐逸之士的故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萧何和曹参都辅佐过汉王刘邦,他们忠于事业,忠心耿耿,不图名利;巢父与许由是古代的隐士,他们隐居山林,不受世俗污染,甘于寂寞。这些古人的行为和品德让诗人十分敬佩。“偏佐汉”、“岂臣尧”这几个短句,既表现出诗人的豪迈气概,也显示出他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
“地僻连桑野,台狐控斗杓。”这两句描写了钓台的地理环境和天象奇观。诗人登上钓台,放眼望去,四周群山环抱,远处田野辽阔,桑林连绵,近处则山风呼啸,天空中的北斗星仿佛受到了惊吓,从天上逃了下来……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摹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羊裘何处问,秋树正鸣蜩。”尾联写诗人的感慨。诗人在感叹时光易逝的同时,更对隐逸生活充满了向往。“羊裘”即用羊毛制成的毛皮衣服,这里代指隐居生活。“秋树正鸣蜩”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声音。诗人站在高处,望着那片茂密的树林,听着那阵阵蝉鸣声,心中涌起了一股归隐的念头。然而,他又想起了那些曾经辅佐过汉朝的贤臣良将和那些隐逸之士们,他们虽然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却依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因此,尽管他渴望过隐居的生活,但仍然无法割舍对天下苍生的关心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