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吟谢眺,白马赋陈思。
却厌梧桐落,兼闻蟋蟀悲。
才心空自老,古调竟谁期。
若问柴桑计,萧条五柳枝。

【注释】

青山:《谢康乐集》卷二“入若耶溪”诗:“入山见千里,兴尽空归来。”谢朓,南齐诗人。此句意:隐居青山,吟咏谢朓的诗句。(赏析:此句化用谢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诗意,表现了诗人对谢朓的景慕之情)

陈思:三国魏陈思王曹植。此言诗人以陈思王自比。(赏析:此句是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负之语。)

却:反而。梧桐:落叶乔木,叶子大,秋季变黄,花白色。此句言梧桐叶落,令人生厌。(赏析:此句化用晋张协《杂诗》:“秋风扬梧桐,寒露堕庭槐。”)

兼闻蟋蟀悲:同时听到蟋蟀在鸣叫。(赏析:此句写秋日凄清之感。)

才心空自老,古调竟谁期:自己的才华已消磨殆尽了,而谁能期待得到古人的遗韵呢?(赏析:此联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

柴桑计:指归隐。柴桑,即柴桑里,东吴故都,今江苏苏州一带地方。(赏析:此句言隐居柴桑之计。)

萧条五柳枝:五柳,即五柳先生,陶渊明。据《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常戴五柳冠,因号五柳先生。此句言隐居柴桑之计。(赏析:此句借陶潜隐居五柳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归隐的愿望。)

【译文】

我在这青山之中悠然自得地吟诗,就像南朝的谢朓。我像古代的陈思王那样赋诗作文。

我却厌恶秋天梧桐树叶的飘落,同时听见蟋蟀悲鸣的声音。

我的才华已经白白消磨,无人欣赏。古人的诗歌,终究没有人来效仿。

如果你问我隐居柴桑的计划,那只能告诉你,只有萧条冷落的五柳先生才会选择这样的生活。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前四句写诗人在山水间吟诗作文,寄情山水,自得其乐;后四句则写自己虽才华横溢,但报国无门,只能寄情山水,自甘淡泊。
首联“青山吟谢眺,白马赋陈思”,点明题旨。青山、白云,都是诗人的知己。诗人在这里以谢朓、陈思王自比,表达出自己对这两位文学巨匠的景慕之情。
第二联“却厌梧桐落,兼闻蟋蟀悲”,写秋日景色。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景色的厌倦和对孤独生活的无奈。
第三联“才心空自老,古调竟谁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无奈和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尾联“若问柴桑计,萧条五柳枝”,写隐居计划。诗人在此表达了他对柴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法实现这种理想生活的无奈和悲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