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秦淮合,钟陵杳霭间。
𨚗知逢七日,又是客三山。
柳色将春到,禽声对酒闲。
故园花渐发,惆怅未言还。
人日冶城山斋呈吴子从紫气秦淮合,钟陵杳霭间。
𨚗知逢七日,又是客三山。
柳色将春到,禽声对酒闲。
故园花渐发,惆怅未言还。
注释:
-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即春节后第七天。
- 紫气:指吉祥的瑞气。
- 秦淮:指南京秦淮河。
- 𨚗(jiǎn):古代车马出行用的鼓。
- 钟陵:钟山,在今南京。
- 客三山:客居三山。
- 柳色:形容春天的景色。
- 禽声:鸟儿的声音。
- 故园: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人日之际,在冶城山斋中写给吴子从的一首五言诗。整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心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紫气秦淮合”,以紫气笼罩秦淮河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紫气,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好运和福气。秦淮河,是南京的一条历史悠久的河流,两岸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迹,是南京的文化象征之一。
次句“钟陵杳霭间”,钟陵,指的是钟山,在今天的南京市。杳霭间,表示朦胧、隐约之间,形容钟山的景色朦胧而美丽。
第三句“𨚗知逢七日”,𨚗(jiǎn),古代车马出行用的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到初七,就听到𨚗声,暗示着节日的到来。初七是春节后的第七天,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个节日里进行各种庆祝活动。
第四句“又是客三山”,客三山,指的是客居三山。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外地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三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福建省。
第五句“柳色将春到”,描述了春天来临的景象,柳树开始发芽,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第六句“禽声对酒闲”,禽声,指的是鸟儿的歌声。对酒闲,意思是说在闲暇之余,喝着美酒欣赏着春天的美景,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
最后一句“故园花渐发”,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故园,指的是故乡。花渐发,意味着故乡的花朵已经开始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全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