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堞连云峻,东流楚水深。
以余多感慨,与尔一登临。
春草王孙泪,烟尘国士心。
城边无漂母,谁复饭淮阴。
《同蔡真卿余鞠夫登淮阴城》是明代佘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登临淮阴城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情感。
诗句原文及赏析:
雉堞连云峻,东流楚水深。以余多感慨,与尔一登临。春草王孙泪,烟尘国士心。城边无漂母,谁复饭淮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登临城墙时,看到宏伟的雉堞和滔滔东流的楚水而产生的感慨。其中“以余多感慨,与尔一登临”表达了诗人在登高过程中内心的复杂情感。而“春草王孙泪,烟尘国士心”则进一步描绘了当时战争背景下,人们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焦虑。最后一句“城边无漂母,谁复饭淮阴”则表达了一种失落感,可能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生活的艰辛。
注释及译文:
- 雉堞:古代建筑上的短墙,此处指城墙。
- 连云峻:形容城墙非常高耸,如同云霄般直上,难以逾越。
- 楚水:指淮河,古代以楚地命名河流以示其地理位置。
- 多感慨: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景色时内心的感慨万千。
- 王孙泪:这里指代的是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他们流下悲伤的泪水。
- 烟尘国士心:描述了战争带来的混乱和不安,以及士兵们心中的恐惧和忧虑。
- 城边无漂母:反映了战后城市的荒凉和破败,没有像从前那样热闹的街市或供人休息的地方。
- 谁复饭淮阴: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和担忧,人们不知道何时能够恢复往日的生活。
佘翔通过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战争、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在明代文学中是非常常见的主题,也是当时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