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修禊日,胜事至今存。
衣染春云色,杯停曲水痕。
东来千雉合,北望九华尊。
但得兰亭趣,桃源未可论。

智泉流觞

永和修禊日,胜事至今存。

衣染春云色,杯停曲水痕。

东来千雉合,北望九华尊。

但得兰亭趣,桃源未可论。

注释:

  1. 永和修禊日:指晋代王羲之等在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举行的修禊活动,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习惯。
  2. 胜事:美好的事务或活动。
  3. 衣染春云色:衣裳被春天的颜色染红,形容春天的美丽。
  4. 杯停曲水痕:酒杯停留在弯曲的水面上,留下了痕迹。
  5. 东来千雉合:东来的一千只孔雀合在一起。
  6. 北望九华尊:向北眺望九华山的尊峰。
  7. 但得兰亭趣:只要能体会到兰亭聚会的乐趣。
  8. 桃源未可论:桃花源的故事不能与这里相提并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参加修禊活动的所见所感,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永和修禊日”点明了时间背景,即永和九年三月初三这一天。接下来的四句则具体描述了当天的盛况,如衣服被染成春天的颜色,酒杯停在水面上留下的水迹,以及观赏到的美丽景色。这些细节都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赞美。

后四句则转向对个人情感的体验。东来的孔雀、北望的山峰,这些都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但最后两句却转折到了对个人感受的思考,认为只有体会到兰亭聚会的快乐,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美好。而桃源故事虽然美丽,却不能与之相比,因此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替代现实生活的价值。

这首诗通过对修禊活动的详细描写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和人间幸福的热爱。同时,它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思考,以及对于传统节日和文化价值的认同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