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月下罄交欢,子夜歌来白苎寒。
乌鹊南飞栖未定,关山北去路偏难。
此时玉树人相倚,何处金茎露可餐。
对月未须辞酩酊,百年风雨几回看。
【诗句释义】:
秋夜,在王汝存的宅院中与赵仁甫饮酒作诗。
一樽美酒,月下畅饮,欢声笑语;夜晚,传来《子夜四时歌》,使人觉得白苎衫儿都感到寒冷。
乌鹊向南飞翔,栖息不定,关河北去的路太难走了。
玉树般的人相互倚靠,何处才能吃上金茎(指宫廷里所种)上的露水呢?
对着月亮不要辞别酩酊大醉,百年风雨,几回能看得清楚。
【注释】:
- 子夜:指《子夜四时歌》中的《春歌》。
- 白苎寒:用《子夜四时歌》中的“素纨扇”来比喻皎洁如雪的白衣。
- 乌鹊南飞:传说南方有大树叫建木。《山海经》说:“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生而神灵,不浴而风。生而不食,亲鸟以翼覆之。……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精卫是鸟名,这里借喻自己。
- 关山路偏难:《子夜四时歌》中有句“关山万里不可越”。
- 玉树人相倚:李白《怨情》诗:“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李商隐《无题》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金茎:汉文帝时铸铜柱承露,谓之“金茎”,即宫苑中种植的仙桃。
- 对月未须辞酩酊:李白《月下独酌》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百年风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 几回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